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化虽然从秦汉时期开始形成封建的大一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化虽然从秦汉时期开始形成封建的大一统文化,董仲舒所倡导的“独尊儒术”又把这一统一性推向极致,但这并不意味中国传统文化只有单一的内容。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是多样性的统一,正如汉宣帝所称的“吾家治国之道,霸王道杂之”。中国传统文化的连续性在世界文化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中国古代历经战争动乱、社会分裂和王朝更替,这个文化并未中断自己的传统,而是在继承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获取发展的新动力。仅就先秦而论,从周人对前代的维新,到孔子对周礼的重新解释;从孟子对孔子思想的深化发展,到荀子对先秦百家争鸣的总结与融合,就表现为一个连续性与变革性的过程。鸦片战争后,中国文化步入近代,走进从旧向新,从传统向现代的艰难转型,也呈现出连续性和变革性的统一。

——摘编自张应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材料二  近代中国百年忧患,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当时的中华文化体系不能提供现成的现代化方案,我们必须从外来文化体系中去寻找。从康有为到孙中山,无数仁人志士也曾向西方文化体系中寻找救国良方,但均未成功;而中国共产党人运用同样是来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后,使中国从积贫积弱的困境中摆脱出来,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这就以实践证明了中国文化的前进方向——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与中国固有文化体系相结合,并不断吸纳全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和文化精华,使中华文化体系能与时俱进,永葆活力。另一方面,也恰恰说明了中华文化体系有吸收、融合并消化异质文化中合理成分的机制,也是中华文化强大生命力的体现。

——摘编自曾加荣中国传统文化概要》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文化在近代发生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1)特点: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连续性和变革性相结合;保守性和幵放性并存。 成因:中华文明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中国疆域广大,统一占主流;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中华传统文化自身的传承、积累;农耕经济占主导。 (2)变化:被动地吸收西方的先进文化;与救亡图存紧密相连;学习内容以政治和思想文明为主。 原因: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西方列强入侵,民族危机加深;西方民主启蒙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先进中国人的不懈探索。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中国文化在近代发生的变化。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根据材料信息可以概括归纳得出,中国文化在近代发生的变化,材料信息有所涉及,但还应当联系所学,才教材的有关内容来回答。而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只能根据所学,从时代背景探讨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归纳能力。 (1)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是多样性的统一”、“就表现为一个连续性与变革性的过程”、“而是在继承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获取发展的新动力”等信息分析归纳得出。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应当联系教材所学,从中国封建社会的突出特征来分析说明。 (2)中国文化在近代发生的新变化,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其中之一就是当时的中华文化体系不能提供现成的现代化方案,我们必须从外来文化体系中去寻找”、“从康有为到孙中山,无数仁人志士也曾向西方文化体系中寻找救国良方,但均未成功;而中国共产党人运用同样是来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后,使中国从积贫积弱的困境中摆脱出来,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等信息,以及联系所学,时代背景与材料信息之间的关系来说明。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应当联系所学,从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民族危机加深、西方民主启蒙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和先进中国人的探索等方面来说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二战以来,联合国及其相关组织与机构所确定的规范、原则、制度己经日益成为衡量世界各国政府以及国际行为主体的政策与行为的合法性依据。其主要原因在于

A. 联合国是世界影响力最大国际组织

B. 经济全球化促进国际关系制度化

C. 世界经济形成多极化的国际格局

D. 国际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查看答案

某学者认为: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次大倒退,这一现点的依据是这两个事件

A. 导致欧洲和世界走向分裂

B. 直接导致冷战的开始

C. 增强了世界战争的威胁

D. 导致世界经济的衰退

 

查看答案

1955年,苏共通过决议,由过去农庄、农场从上级机关领取计划改为直接由农庄、农场制订计划。这一决议

A. 进一步强化政府在经济中作用

B. 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C. 反映了其改革重心在农业领域

D. 表明斯大林模式的解体

 

查看答案

1933年,德国推行“四年计划”,挪威社会民主党派开始采用“计划”一词,英国政府部分官员组织了一个不分党派的智囊团体,称作“政经计划会”。这表明

A. 计划经济体制成为共识

B. 国家干预经济渐成为共识

C. 经济危机逐渐得到缓解

D. 各国陆续推行法西斯体制

 

查看答案

从1802年到1878年间,英国议会先后颁布了20多个工厂法,在这些法令中对童工的最低雇用年龄、毎天的劳动时间、工作的环境以及接受一定的教育等都作了明文规定。这反映了

A. 童工问题引起人们关注

B. 英国的社会矛盾激化

C. 雇佣童工的现象被禁绝

D. 自由主义思想被放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