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

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

A. 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

B. 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C. 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

D. 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

 

C 【解析】三省六部原先是三个省之间权力相互牵制,材料中提到中级官吏出任宰相,尚书省地位下降,说明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C项正确。三省六部制在唐朝一直存在,并没有被废除,A项错误;材料中看不出行政效率提高,B项错误;门下省是负责审核的,D的表述与史实不符。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 点睛:唐朝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早在明末清初,诸先贤就曾将传统时代一切政治体制的弊病悉归之于‘一家一姓’的君主专制……但若认定传统政治制度仅仅是因君主‘私天下’而造就一切,君主制能维持两千余年就成为不可理解的‘哑谜’。事实上,支撑中国君主制长期存活的社会机制极为复杂,而且在一种特定的社会体制内还长期有效。”这段论述意在强调

A. 君主专制存在诸多弊端

B. 君主专制制度根深蒂固

C. 君主制长期存在的原因无法解释

D. 君主制的存在有其特定历史条件

 

查看答案

西周初年,周成王因年纪幼小,尚缺乏裁夺政事的能力,周公旦“乃摄政当国”;后来,周厉王被国人所逐,召公和周公共同摄政,号称“共和”。这些亊实说明在西周

A. 贵族政治占重要地位

B. 嫡长子继承制被破坏

C. 周王常常是统而不治

D. 分封制存在严重弊端

 

查看答案

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这反映出

A. 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

B. 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

C. 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D. 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明朝张居正曾任内阁首辅,他主导了全面的变法革新。在用人方面,张居正提出“当视其功能,不必问其资格。”他建议三途(指岁贡、荐举、科举三种选拔官吏的途径)并用,并加以实施,提拔了一批非经科举而被士人看不起的官吏。他启用了一批曾被革职处理的官员,如有的官员曾被总督弹劾过,但张居正认为其“精心计,深倚任之”,用为户部尚书。他认为,或议论“某为新郑(指政敌高拱)之党,不宜留之”,或议论“某为新郑所进,不宜用之”,实在是没有意义的,“一切付之于大公”。

张居正还提出和推行考成法,作为用人制度上的保证。考成法规定各级部门都要“置立文簿,每月终注销”。每事定出完成期限,逐月逐季检查,依次作为考核官员优劣和升降的标准。作为考成法的补助手段,张居正还命制御屏一座,中三扇绘天下疆域,左六扇列文官职名,右六扇列武官职名,将各类职官姓名、籍贯、及出身资格均列于上,名为浮帖,定期写换。其屏设于文华殿克帝进学之所,以便朝夕省览,定夺官员升降。

实行数年后,有的监察官说:“自考成之法一立,数十年废弛丛积之政见此修举”“事权归一,法令易行”。也有人说道:“万里之外,朝下而夕奉行,如疾雷迅成,无所不披靡。”

一一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居正用人方面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张居正用人方面的看法。

 

查看答案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巴黎和会上,中国的既定方略是“赖美为助”“依仗各国”主持公道,其出发点仍是“以夷制夷”,但立足点已转向对和会极高的道义期望值上。原因在于中国对一战后国际关系准则的威尔逊“十四点”宣言深信不疑。巴黎和会作为按“十四点”原則实现世界和平的场所,当然被中国视为主持正义、讲究公理的地方。直至一切努力无法改变和会决定,亦不能指望美国主持公道后,中国代表团才在国内民众的压力下,自发地转变既定外交方略,依据国际法拒签和约,从而引起国际震动,在华盛顿会议上,这种转变变成了自觉的行动。会前中国在外交上形成了明确的方略:通过参加多边国际条约体系,制衡列强在华势力,废除不平等条约,争取国家的平等地位。这是在汲取巴黎和会的教训后,对外交方略的进一步调整与修正,是中国外交的明显进步。

——摘编自金卫星《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中国外交方略的转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外交方略的变化以及在华盛顿会议上的实践。

(2)根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外交方略变化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