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近代中国社会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抉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济、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它是外国的、空洞的,是附加在中国之上的。……这种共和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代人。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国”为中国带来的“前无古人的变化”有哪些?

(2)材料一、二对“民国”的评价有何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同?

 

(1)变化:政治上,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确立了共和政体,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民主精神的约法;经济上,颁布了发展实业的法令;思想上,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社会生活上,礼仪习俗发生了重大变化。 (2)不同:材料一认为民国的建立为中国社会带来了重大变化,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材料二认为民国在中国缺乏根基,失败是必然的。 原因:分析评价的着眼点不同。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的相关内容。从辛亥革命的影响、辛亥革命的相关评价等方面来分析考查的。 (1)主要是考察对辛亥革命影响的掌握,回答是注意全方面把握。材料中指出了对中国带来的政治上的和思想上的变化。 (2)考查学生比较历史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从两者的着眼点不同回答出两个评价的内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84年7月,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指出:“面向21世纪,在日本人一致同意前提下,大胆触动过去意见纷纭或回避触及的问题,重新形成统一看法,以促进日本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在世界上堂堂正正地前进,推动国家的发展。”该首相之所以有此认识,主要是基于

A. 日本政府已能正视历史

B. 日本右翼势力的兴起

C. 美国放松对日本的控制

D. 日本综合国力的提高

 

查看答案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现在,美国不再是从经济角度来说的世界头号国家、超群的世界强国,也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当然还有日本。”尼克松认为

A. 中国已成超级大国

B. 美国不再是世界强国

C. 两极格局已经瓦解

D. 世界呈现多极化趋势

 

查看答案

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对于国王的存废,英国人经历了反抗国王、处死国王、请回国王和进口国王的不同选择,但是英国的国王一直保留至今。这表明

A. 国王保留了一定的权力

B. 英国人尊重社会传统

C. 英国政治缺乏民主传统

D. 英国民主政治不彻底

 

查看答案

公元前431年,伯利克里宣称:“贫穷也不再是障碍物,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不管他的境况有多黯淡。”伯利克里为了消除这种“障碍”采取的措施是

A. 给担任公职的公民发放津贴

B. 逐步废除财产等级制

C. 以抽签方式组成“五百人会议”

D. 对野心家实施“陶片放逐法”

 

查看答案

史沫特莱在《伟大的道路》中写到:事实、数字和一路上千山万水的名字,都不足以说明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长征已经完成,红军正在继续创造历史。下列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 长征战事频繁,异常艰苦

B. 长征是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C. 长征为革命前进奠定基础

D. 长征增强党和军队凝聚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