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指出:“小道不是异端,小道亦是道理,只是小。如农囿、医卜、百工之类,却有道理在。”朱熹在此
A. 号召重视科学理论探究
B. 主张格物以明其中之理
C. 倡导科学实验探索真理
D. 重视传统经验总结积累
西晋时,一些佛教高僧主动与名士交游并模仿他们的言谈和情趣,名士也乐于与高僧交往,摄取佛教义理,交流文学创作上的心得体会。高僧与名士的互动
A. 改变了西晋的宗教政策
B. 巩固了儒学的主流地位
C. 弱化了佛教的社会影响
D. 促进了佛教中国化进程
汉代谶纬迷信盛行。谶是用诡秘的隐语、预言作为神的启示向人们昭告吉凶祸福、治乱兴衰;纬是用宗教迷信的观点来解释儒家经典。这种现象的出现
A. 反映统治的没落
B. 与新儒学紧密相关
C. 遭到统治者的禁止
D. 导致西汉的覆亡
秦代始创传国玉玺。东汉学者蔡邕说:“玺者,印也。印者,信也。”东晋皇帝南渡时,几代皇帝没有传国玉玺,被嘲讽为“白板天子”。这反映出
A. 秦代传国玉玺的价值贵重
B. 君权神授的观念深入人心
C. 宗法观念强调嫡长子继承
D. 儒家的正统观念影响深远
自汉文帝、景帝时起,汉代诏令一改汉高祖时期“既无典故,也不讲究对仗之美,直自道来,几近口述”的风格,开始注重文辞的修饰和句式的工整,且在措辞中称引儒家经传成为常态。这主要反映了
A. 黄老之学在汉代消失
B. 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富强
C. 儒家思想已经取得统治地位
D. 儒家思想的影响力日渐突出
《资治通鉴》指出:“汉历中衰,当更受命……今陛下久疾,变异屡数,天所以谴告人也。宜急改元易号,乃得延年益寿,皇子生,灾异息矣。”这体现了
A. 无为而治的思想
B. 外儒内法的观念
C. 尚贤非命的主张
D. 天人感应的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