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材料二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和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种主张在当时起到的作用及其原因。

(3)你认为董仲舒的主张对我国后世有什么影响?

 

(1)孔子主张“以德治民”;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一统。 (2)孔子的主张在当时不被重视,未产生实践结果;因为在当时诸侯争霸,社会动荡的情况下无法实施。董仲舒的主张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使儒家思想获得“独尊”的地位;因为他的主张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 (3)使儒家思想成为此后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对中华民族共同心理的形成和中国历史的发展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影响极其深远。但是,在封建社会后期其负面影响日益明显,它故步自封、因循守旧,阻滞了学术思想的发展,阻碍了科技文明的进步,导致了中国近代的落后。 【解析】(1)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即可概括孔子的思想主张。根据材料“《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即可概括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2)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于两种主张在当时起到的作用及其原因,根据材料一可知,孔子的主张在当时不被重视,联系所学知识可从诸侯争霸、社会动荡等方面进行分析。根据材料二可知,董仲舒的主张被汉武帝接受,加强中央集权,联系所学知识可从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方面思考作答。 (3)本问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于董仲舒的主张对我国后世的影响,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对思想文化的发展有着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分析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整体分析:本题以孔子和董仲舒的儒学为切入点,考查了孔子和董仲舒的思想主张、社会地位及原因、以及对董仲舒思想的评价等内容,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董仲舒的新儒学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而先秦儒学中又以孔孟儒学为核心。先秦儒学在诸国争霸的年代,没有被统治者接受;而在汉代经董仲舒改造后,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成为官方哲学,孔子由凡入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战国时期的孟子在回答梁惠王关于强国之道的求问时,指出:“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材料二(董仲舒建议)“《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

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国时期的孟子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2)材料二对待孔子学说(儒学)的态度是什么?为此董仲舒对儒学进行了怎样的改造?

 

查看答案

《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

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

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

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

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

 

查看答案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荀子、董仲舒

B.荀子、孟子

C.商鞅、孟子

D.韩非子、董仲舒

 

查看答案

在争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二者的关系时,下面四种结论,正确的是

A政治上的统一确保思想上的统一;

B.董促舒的学说适应专制统治的需要;

C.汉武帝的政策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D.思想上的统一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

 

查看答案

董仲舒“一生最大的努力,是将先秦的各种不同学派糅合成一个相当庞大的学术系统,所有的先秦学术在他手上成为一个综合体。”材料中的“不同学派”包括:

①儒家

②法家

③道家

④兵家

⑤阴阳家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③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