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晚年潜心办学和著述,他整理出六种教本,后人称为“六经”,其中不包括
A. 《诗》
B. 《易》
C. 《乐》
D. 《论语》
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的先秦思想家是
A. 墨子
B. 孔子
C. 荀子
D. 孟子
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评价正确的是
①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②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
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④儒、墨、道、法等学派既相互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它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这主要表现在 ( )
①井田制和分封制的日益瓦解 ②“士”阶层在社会、政治活动中的活跃
③学术下移,私学兴起 ④ 诸侯争霸、兼并战争客观上促进了学术的传播和交流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阴不至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理。……在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或放牧的,如为适婚人,则处死以祭谷神;如为未适婚人,则由长官酌情鞭打,并处以赔偿双倍于损害的罚金。”
材料二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是罗马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制定了解决各类债务纠纷时适用的条款,而且特别明晰地规定了契约的各种形式,以及契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材料三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商业方面引起进一步的结果,因为他们的整个生产方式没有改变”。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私法便又立即得到恢复并取得威信。……即使在英国,为了私法(特别是其中关于动产的那一部分)的进一步完善,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原则
——以上均摘自《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资料》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十二铜表法》的特点。
(2)简要说明“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是罗马法的一项重要内容”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罗马法的历史作用及其影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从西方文明发展史看,从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明显地保留了以血亲关系为基础的氏族社会组织的民主制,并在原始民主制转变为奴隶民主制的过程中,不断地削弱和破坏血亲关系,代之以财产和地域关系。以古希腊、罗马为发源地的西方文化体系是在不断削弱和破坏血亲关系的过程中,使原始民主制的形式得以衍生,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古希腊最早的居民是从欧洲大陆迁徙来的。在古希腊居民中,血亲组织已经遭到了一定的削弱,而且古希腊在城邦形式、发展的过程中,又采取了一系列步骤,经过长期的努力,不断削弱血亲组织。
——曹沛霖《西方民主制的发源及启示》
材料二中国血缘宗族之所以没有解体,也是当时的政治需要。国家私有、严重利益倾斜的政治体制使独裁者一个人无法控制全国。为了维持其既得利益,最高统治者号召同宗亲戚们在祖宗的旗帜下团结一致,形成一个力量较大的利益集团,以对抗一盘千百万散沙的民众。血缘宗族成员容易联合起来为特殊利益而战的行为倾向与统治者维持既得利益的需要合拍,他们千方百计地发展、壮大体系的血缘宗族,使他们不但在春秋战国时期没有解体,甚至到了后来的汉朝、唐朝、明朝时依然存在。
——陈忠云《古代东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形成原因的考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雅典是如何不断削弱血亲组织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血缘宗族在中国古代没有解体的具体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血亲组织对古代中国和雅典的不同政治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