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总结“中国共产党光辉历程”这一专题内容时,自制了多张学习卡片,下图为其中一张,请指出有几处错误
A. 1处
B. 2处
C. 3处
D. 4处
1902年袁世凯在天津首创中国警察制度,这是对下面哪个不平等条款的应对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辛丑条约》
D. 《马关条约》
金冲及教授在其《中国近代历史的几个根本问题》一文中提到,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
A.宣告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破产 B.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C.增强了中国人的民族危机意识 D.促使知识分子关心中国的发展前途问题
一个历史小组在讨论对于李鸿章的评价时,发生了分歧:
甲:没有李鸿章就没有中国的近代化
乙:李鸿章不但双手沾满了人民的鲜血,而且是一个大卖国贼
丙:李鸿章领导的洋务运动改变了传统的“夷夏”观,开明的士大夫和官僚们认识到中国再不是“天朝之国”,而是世界各国的一员,并且是远不如西方各国富强的一员
丁:李鸿章领导的洋务运动促进了西方科学技术和其他社会事物的逐步传入,在通商口岸、沿海地区,社会风气也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
以上几位同学的评价可能运用的历史史观的顺序是
A. 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革命史观、全球史观
B. 全球史观、革命史观、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
C. 近代化史观、革命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
D. 社会史观、革命史观、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A. 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 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 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 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规定外国轮船可“驶入下开各口附搭行客、装运货物:一、从湖北省宜昌溯长江以至四川省重庆府。二、从上海驶进吴淞江及运河以至苏州府、杭州府”的不平等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辛丑条约》
D. 《马关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