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雅典法庭上,被告往往会聘请职业答辩家撰稿,然后携带家眷上演一场场哭戏,声泪俱下,试图激起法庭的侧隐之心。申诉之后,陪审法官经常未经正式答辩,便将圆盘投入标明为“有罪”或“无罪”的瓮中。这反映出
A. 审判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B. 法官判案具有很大的主观性
C. 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
D. 法庭判决主要依据的是情感
下图为l959-196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曲线示意图。对此图理解正确的是
A. 左倾错误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B. 经济调整促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
C. 中苏关系交化导致GOP增速波动
D. 社会土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基辛格曾回忆说,尼克松访华时,“毛泽东是用一种故意显得很随便的方式来发表他的主要意见的。……他巧妙地把台湾问题放在一个次要的地位。”这说明当时
A. 中美对台湾问题已达成共识
B. 美国不再干涉中国统一台湾
C. 中国传达了台湾问题的内政性
D. 台湾问题地位仅次于中美关系
1959年,文化部在全国各大城市举办“庆祝建国十周年国产新片展览月”活动,35部优秀影片同时展出,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欢迎。这些影片还进入世界市场,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新中国电影创作进入了一个辉煌时期,电影界称之为“难忘的1959”,这一现象
A. 是改革开放的成果
B. 是在“双百”方针指导下取得的文艺硕果
C. 推动我国出台“双百”方针
D. 是“左”倾错误在文化领域的反映
1930年,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道:“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的头脑和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置他的最后死命。这一斩断统治阶级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的残酷争斗,主要是靠工人阶级的最后激烈斗争——武装暴动。”这一论断
A. 对中国国情进行了正确分析
B. 表明中共尚未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C. 实际上是对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否定
D. 表明党内有人没有坚持毛泽东思想
1921年6月,孙中山说:“因中国积弱,主权丧失已久,宜先求富强,使世界各强国皆不敢轻视中国,贱待汉族。实行积极的民族主义,不惜用革命的手段反对外侮。”这说明孙中山
A. 认为民生主义有助于实现民族的独立
B. 意识到民生主义比民族主义更为重要
C. 首倡以革命的手段实现民族主义
D. 吸收了中共革命纲领的合理成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