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这既是我国集权体制下的政治制度发展变化...

“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这既是我国集权体制下的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突出特征,也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这三个阶段依次是

A. 分封制、三省制、军机制    B. 分封制、六部制、内阁制

C. 三公制、三省制、六部制    D. 三公制、三省制、内阁制

 

D 【解析】秦建立三公制,三公之一的丞相总领百官,位高权重,所以是“独相”。唐朝时承隋制,实行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是为“群相”。明成祖朱棣设内阁制,而内阁成员基本为“兼相”。故排除ABC,正确的选项是D。 点睛:中国古代战争主义中央集权存在两对基本矛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基本趋势是: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不断改革地方行政机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从丞相数量的递增反映了相权的不断削弱,而相权的削弱意味着君权的增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的合作都并非偶然的结果,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之下,在共同的利益基础之上,以追求共同的或者相对一致的政治目标为出发点而展开的合作。其共同的利益基础指的是

A. 打倒封建军阀进行民主革命

B. 反抗外来的侵略实行民族革命

C. 维护共同的国家和民族利益

D. 维护国共两党共同的政治目标

 

查看答案

1953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宪法起草委员会。宪法起草委员会由32人组成,除中共外,民革、民盟、民建各2人,其余民主党派及人民团体各1人。这一举措

A.初步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反映出人民代表来源广泛

C.体现出“民主协商”的精神

D.标志着政治协商制度确立

 

查看答案

列宁在分析巴黎公社失败原因时指出:“胜利的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但是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对上述材料理解最为全面的是

A. 不具备革命成功的主观和客观条件

B. 资本主义发展尚不充分

C. 缺乏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D. 资产阶级力量强大

 

查看答案

俄罗斯历史教科书《俄罗斯1917年的革命风暴》将俄国1917年发生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称为“伟大的俄罗斯革命”,将其划分为“2月阶段”和“10月阶段”,认为“它们不是相互矛盾的”。上述观点的主要依据是两者都

A. 着力推翻沙皇专制    B. 满足农民土地要求

C. 推进和平民主的进程    D. 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查看答案

以下是某同学在学习了《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后写的学习心得正确的有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正式诞生

◇巴黎公社运动的失败说明无产阶级还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

◇俄国二月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十月革命的成功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必须要与具体的国情相结合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