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家金冲及在谈到中华民国的建立时认为,“民国”不只是换了一块招牌,更多的是它给民众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这种“冲击”是指( )
A.从传统社会转变为近代社会
B.从“臣民”到“国民”的自我认同
C.从“奴才”到“公仆”的变化
D.从君主立宪制到民国共和制
1900~1901年间,上海地区“言爱国者”,多积极讨论光绪帝之存废问题,“尚不知革命为何物”。这一现象反映当时
A. 革命派尚未开展救亡运动
B. 上海的社会风气相对保守
C. 废除帝制成为社会的共识
D. 改良仍然是社会主流思潮
通常认为,洋务运动自1861年清廷于北京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始,而甲午战争中清廷的惨败则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但是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这一划分过于刻板化,甲午战后洋务运动依旧开展着。后者观点主要是着眼于
A. 中国外交的近代化 B.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 世界整体化的要求 D. 清政府推行“新政”
英国人博兰雅于1874年在上海创办格致书院。格致书院的考试,“或询西学,或问时务”。特别是王韬主持书院期间,“以西学为主,而旁及时事、洋务”。材料最能体现该书院
A. 中体西用的办学理念
B. 经世致用的办学特色
C. 培养人才的办学宗旨
D. 西学为主的办学内容
《天朝田亩制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充分的革命性,“给资本主义萌芽开阔了发展的场所”。这一评价是基于《天朝田亩制度》
A. 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B. 顺应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要求
C. 与《资政新篇》的主张异曲同工
D. 实现了农民阶级“耕者有其田”的理想
《新全球史》中指出:“总的来说,康乾盛世并不是真正的繁荣,鸦片战争也不是彻彻底底的灾难。” “鸦片战争也不是彻彻底底的灾难。”主要是因为其
A、扩大西方对华贸易,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失业压力
B、直接加强了中西方科技、思想、文化交流
C、推动了中国农产品出口,有利于中国近代化
D、使鸦片贸易公开化,加快中西方货币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