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乱世,孔子周游列国,希望以他超越时代的思想和智慧来影响春秋诸国的历史进程,但其政治理念最终破灭于现实面前,对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表述最准确的是
A. 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
B. 当时各国忙于争霸,无暇接待孔子
C. 孔子的儒学思想脱离当时的社会现实
D. 孔子及其弟子都是没有实权的文人
孔子的教学内容,可称之为“六艺”。其中“礼”谓天地阴阳之秩序,“乐”谓取得和谐。后人学者曾评论:在孔子的哲学中,道德与音乐居于同等地位。这表明孔子的教学特点是
A. 强调道德教化的功能 B. 注重维护等级制度
C. 主张严格遵守礼法 D. 教学与音乐相结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摘自《明史纪事本末》
材料二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再拟,再不符意,谯让(责问)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
——摘自《皇明大政记》
材料三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尤开府之书记也。其事既轻,而批答之意,又必自内授之而后拟之,可谓有其实乎!吾以谓有宰相之识者,今之宫奴(宦官)也。
——《明夷待访录》
材料四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大和门外,保直(官吏值班)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
请回答:
①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明太祖对中央机构采取的重大措施是什么?其理由是什么?起了什么作用?
②根据材料二,明朝实际上行使相权的机构是什么?为什么行使这一职权的“无不惴惴惧者”?
③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阁臣权力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④据材料四,回答军机处的设置说明了什么问题?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
B. 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C.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D. 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某位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实”。他指的制度是指
A. 秦朝的御史大夫制
B. 唐代的三省制
C. 明代的内阁制
D. 清代的军机处制度
从明初废除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表明
A.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日益加剧
B. 丞相权力得到加强
C.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得到缓和
D. 皇权日益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