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期间,国民政府针对长江部分航道堵塞情况严重的问题,花大力气对长江从道进行了疏理,炸毁了威胁船只的暗礁,清理淤积的河床,扩大了长江的航运量。以上举措
A. 加速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B. 适应了全面抗战需要
C. 抵制了列强的经济扩张 D. 强化了经济统制政策
黄炎培回忆:“社会风俗人心,从某些部分看来,辛亥革命以后和以前大大改变了,所以卑贱、颓废、放荡行为,有些少了,有些完全消灭了……总之,除推翻封建帝制以外,广大民众的体格.品格相当提高了”。材料主要反映了辛亥革命
A. 使共和体制取代封建帝制
B. 使国民体质大幅度提高
C. 使民众的思想极大地解放
D. 使社会风俗彻底地改变
1862年夏,马克思在《中国纪事》一文中指出:“(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没有任何口号,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旧统治者们的惊惶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马克思这样评价的根本原因是马
A. 太平天国运动既没有反对帝国主义也没有对反封建主义
B. 太平天国与清政府是腐朽与丑恶的对立,两者无本质的区别
C. 当时中国社会未有新的社会生产力和新的社会力量的必然产物
D. “革命”的太平天国之战,不过是屡见不鲜的改朝换代的新尝试
(英)约翰•汤姆逊曾记述:“镇江府位于大运河和扬子江的交汇之处,据守着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因而在(那次)敌对期间,这里是大力防守的重镇之一。而它的陷落,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和平谈判的过程。”该“敌对”行为发生在
A. 鸦片战争中
B.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C. 甲午中日战争中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
徐锡龄《熙朝新语》载:“苏州长间门外南滚黄家巷,……(明代)尚系近城旷地,烟户甚稀……(到了清代前期)上自帝京,远连交广,以及海外诸洋,梯航毕至。……千里之商贾,骈肩辐较……吴越州郡,察其市肆,贸迁多系晋省之人。”由此可见明清时期
A. 开始形成一批繁荣的商业市镇
B. 苏州成为徽商晋商主要活动区域
C. 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较为繁荣
D. 苏州居当时对外贸易的中心地位
北宋真宗时,益州16家富商联合发行“交子”,在市场流通;宋仁宗天圣元年改由政府发行,以铁钱为后备金,流通区域仍限于四川;南宋绍兴三十年“初命临安府印造会子,许于城内外与铜钱并行”,“千里之远,数万之缗,一夫之力克日可到。”对该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 宋代纸币取代金属货币
B. 纸币经历从凭证到官方法定的过程
C. 长途贩运贸易开始出现
D. 会子成为了世界上最早发行的纸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