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热津斯基在《大棋局》中描述道:“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旗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对材料中所说的“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描述准确的是
A. 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B. 多极化趋势出现
C. 形成“一超多强”局面
D. 多极化格局形成
下图是美国“1992~1998年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相互关系的变化示意图”。导致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政府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B.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推动
C. 新经济发展模式的实施
D. 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完善
关于新经济政策,学者郑异凡提出:“斯大林认为新经济政策并不新,只是1918年春政策的继续;斯大林和季诺维也夫等人强调新经济政策仅仅是退却,是对农民的暂时让步,要求转入进攻。”对材料理解正确的
A. 新经济政策与1918年春政策具有相同特点
B. 新经济政策的“退却”是指退回到资本主义
C. “对农民的暂时让步”是指实行余粮收集制
D. “转入进攻”的办法包括实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1640—1660年革命期间,尽管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处死了国王、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建立了共和国,但仍有学者认为,与前者相比,从历史的视角来看,1688年“光荣革命”的革命性更强。这是因为
A. 前者的革命措施过于超前且多暴力
B. 后者通过不流血的温和方式成功夺权
C. 前者的革命影响波及面过窄且短暂
D. 后者成功引发了不可逆转的政治转型
“随着对峙的加剧,激进派领袖对这场运动的思想成果加以利用,并将其转化为革命口号:公民、社会契约、普遍意志、人权,以及那最有力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这场运动
A. 唤醒了人性的复苏
B. 否定了罗马教皇的权威
C. 诠释了理性的内涵
D. 促进了近代科学的诞生
公元468年罗马法规定,如果一个自由民想转让其享有权利的土地,那么除非他将之转让给此地的在册居民,否则通过任何一种契约转让其土地所有权和占有权都是非法的。外人应该知道,如果他故意违反这一禁令而完成上述交易或占有该土地,那缔结的契约是无效的,契约要被解除,且只返还其交付的价金。这体现罗马法承认
A. 所有权的相对性
B. 财产权的绝对性
C. 公民权的平等性
D. 交易权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