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材料二: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以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语录》

材料三: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各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随着政府职位诱惑力的加大,人民应采取更有力的监督手段。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绝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时,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

(1)归纳材料一所体现的思想,并指出这一思想的历史影响。

(2)材料二体现了什么思想?有何进步意义?

(3)据材料三说明,卢梭在国家学说、人权学说、法治学说诸方面各提出了什么主张?

(4)在“自由”这个问题上,材料二与材料一、三各侧重什么?

 

(1)体现了国家权力的“分权与制衡”(即权力分立、制约与平衡)思想。 影响:这一思想为资本主义确立了一套政治构想,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2)体现了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的思想。 意义:对当时的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斗争起了进步作用。 (3)国家学说:按照共同意志制定社会契约,建立国家;政府官员是人民公仆,应当接受人民的严格监督。 人权学说:人民主权高于一切,人民主权就是公共意志,自由并不是不受限制的自由。 法治学说:国家要以法律保障人民主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材料二是侧重于要求获得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的思想主张;材料一、三是侧重于通过规范国家权力来保卫自由和人权的政治构想。 【解析】试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近代欧洲的启蒙思想,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并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第一小问“思想”由材料一中的信息“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即可得出“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的结论;第二小问“影响”可从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等角度思考作答。 (2)本题主要考查近代欧洲的启蒙思想,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并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第一小问“思想”由材料二中的信息“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即可得出“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的结论;第二小问“影响”可从为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这一角度思考作答。 (3)本题主要考查近代欧洲的启蒙思想,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国家学说”方面由材料三中的信息“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即可得出“建立契约国家,政府官员是人民公仆,受人民严格监督”的结论;“人权学说”方面由材料三中的信息“共同意志的体现”、“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绝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即可得出“人民主权高于一切.人民主权就是公共意志,自由并不是不受限制的自由”的结论;“法治学说”方面由材料三中的信息“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通过法律手段制裁”即可得出“以法律保障人民主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结论。 (4)本题主要考查近代欧洲的启蒙思想,旨在考查比较分析相关史实的能力。由材料二中的信息“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材料一中的信息“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材料三中的信息“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即可得出“材料二侧重于要求获得自由平等、天赋人权;材料一、三侧重于通过加强和规范国家权力来保卫自由和人权”的结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人文主义从最初的“成蛹期”“破茧期”到最后的“成蝶”,从原来的反基督教倾向人文主义演变为自由主义、浪漫主义等,这是社会发展的不同需求,同时也是时代赋予它的不同内涵。人文主义发展绵延不断的原因在于其精神气质的可贵。人文主义从根本上不是一个哲学体系或者信条,而是一场曾经提出了非常不同的看法,而且现在仍在提出非常不同的看法的持续的辩论。正是作为一种辩论,让它在时间和空间上能够把内涵深化、外延扩大。在当今世界提倡人文关怀的情况下,以人为本,注重人的价值、尊严,开发人的潜在力,从思想上重视人,时代将会赋予它全新的内涵。

——摘编自李科玲《读<西方人文主义传统>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查看答案

人文主义是西方文化的核心,是近代西欧社会转型的文化支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他提出“唯信称义……平信徒皆为教士”……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则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他们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国家对自然经济力量的自由岌挥作用不得干涉……宗教方面……伏尔秦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就很可能会变得专橫;如果只有两种宗救,人民就会互相割断对方的喉咙;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伞福地生活、和睦相处.”……政治方面……卢梭说,所有公民在建立一个政府的过程中,把他们的个人意志熔合成一个共同意志,同意接受这共同意志的裁决作为最终的裁决……“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马丁.路德的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的表现,并据此分析宗教改革运动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启蒙运动是如何进-步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并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用关键词概括西方人文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智者学派是古希腊民主政治的直接产物。奴隶主民主政治为公民创造了较为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和活跃的文化生活。公民们可以在公民大会上对城邦的大事发表演说,可以在诉讼法庭上据理力争,可以在剧院里演出自己的剧本。人们参加公共政治文化活动不再依赖旧有的权威和习惯.而靠自己意见的正确合理,符合逻辑和能言善辩。人们为了满足这种需要,迫切地要求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修养和善于辞令的本领。这样,一个智者运动就在希腊应运而生了,而雅典则成为整个希腊著名智者聚集的中心。

——《欧洲哲学通史》

材料二“文艺复兴”原意是“再生”“复活”“复兴”。16世纪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基本上承袭此概念,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的古典时期曾高度繁荣,而到中世纪时却衰败湮灭,直到此时才获“再生”与“复兴”,因而得名。但此时的文化并非古典文化的简单恢复,而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方面反封建斗争的反映,故此名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地表达出来。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

(1)根据材料一归纳智者学派产生的背景因素。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对古希腊人文精神的继承与发展

 

查看答案

康德在其著作《纯粹理性批判》中说:“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批判的时代,一切事物都必须接受批判。”这里的“批判”的准确含义是

A. 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B. 批驳错误,判断是非

C. 自我批评,相互批评

D. 批斗异端,打倒反动

 

查看答案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说:“一个公民的政治自由是一种心境的平安状态。这种心境的平安状态是从人人都认为他本身是安全的这个看法产生的。要享有这种自由,就必须建立一种政府。在它的统治下,一个公民不惧怕另一个公民。”这表明孟德斯鸠对自由的看法是

A. 自由是人的一种心境体验

B. 自由是人与人之间的约定

C. 自由的条件是安全有保障

D. 自由是法律许可范围的自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