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宋可以说是中国文化复兴的时期。韩愈及其以后的一代又一代儒家学者提倡回归经典。中国的古典并没有丧失,只是经过韩愈以后重新检讨,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从丝绸之路传入的西方影响,包括基督教、佛教、摩尼教,分别在中国扎根。唐宋时代,外来的文化力量非常强大,契丹、女真、蒙古以及中亚等外族进入中国,使中国不再是单纯的华夏民族。中国文化接受了外来的刺激,也吸收了许多外来的文化。在此基础上,韩愈、柳宗元、李翱的工作,终于引发了后来理学、新理学和禅宗的活跃气象。
材料二1096年,欧洲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发动,通过东征,欧洲人发现在教会垄断的文化圈外,还有许多不同的思想观念。特别是他们发现古希腊留下来的文化遗产都被教会一手遮天,不为欧洲一般人所知。东征带回的许多古希腊文典籍,由教会外学者翻译为拉丁文,这就开启了文艺复兴的契机,让欧洲人可以重新检视其文化遗产。欧洲人也经由东征,发现了遥远的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接触到了新的事物。文艺复兴的意义在于欧洲人重新发现过去、并开始认识远方的人类文明,他们扩大了视野,不再甘于只接受独断的基督教文化。他们重新认识古典,并且设法将古典文化和基督教文化作一番融合。
——以上材料摘编自许倬云《中西文明的对照》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宋文化复兴和西方文艺复兴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宋文化复兴和西方文艺复兴的相似之处。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艺复兴时期的圣母像 拉斐尔的圣母像集平易与庄重于一体,呈现出理想与现实的完美结合。他所创作的圣母,可谓是理想美的化身。 米开朗琪罗的圣母像集纯洁和崇高为一体,体现出一种超越尘世的永恒真实性。 达·芬奇一反前人的传统画法,把圣母玛利亚置于大自然,着重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 | 19世纪时期以来的圣母像 俄罗斯的圣母像几乎淹没在金子和宝石的光泽中。 韩国人用他们自己的形象诠释了圣母,其圣母神态更具有东方民族特有的谦卑,细长上挑的眼睛是绝对的“韩国制造”。 在非洲,圣母被刻画成非洲黑人妇女的形象。 在中国,圣母自然是黄皮肤的中国妇女形象。 |
——摘编自任东升等《圣母艺术形象变迁的文化解读》
根据材料,提取两项有关14世纪到19世纪以来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马丁·路德认为,基督徒的自由是一种内心自由,纯属精神范围,只为上帝所知;在世俗事务方面,一个好基督徒应完全服从业已确立的权威。这反映了马丁·路德
A. 反对上帝的权威
B. 尊重教皇的权威
C. 否认《圣经》的地位
D. 主张服从政府的权威
马丁·路德这样描述他在奥古斯丁修道院塔楼的“福音体验”:“我夜以继日地思索‘上帝公义’的问题,直到我看出它与‘义人必因信得生’的关系。不久我便明白‘上帝的公义’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惠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我立即感到自己已得重生,乐园的门大开,让我进入。圣经的一切话语有了新意义。”马丁·路德“福音体验”的重大意义在于它
A. 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B. 使人们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C. 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D. 使宗教神权、专制王权和贵族特权遭到沉重打击
恩格斯评价说:“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此人是:
A. 马基雅弗利
B. 达·芬奇
C. 米开朗基罗
D. 但丁
14~17世纪,欧洲发生了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从17世纪开始,又发生了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作品,以讽刺趋于衰落的中世纪骑士制度和武侠精神为主题的是
A. 《君主论》
B. 《巨人传》
C. 《愚人颂》
D. 《堂吉诃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