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

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

A. 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

B. 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

C. 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 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

 

C 【解析】孔子认为天能影响四季万物;老子用“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即天也是有其客观规律的,“天法道”;韩非子认为天是永恒的,不会消亡。三者都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故答案为D项。上述观点是针对天人关系提出的,不涉及政治主张,排除A项;BD项反映的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孟子说:“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下列观点中与上述思想一致的是

A. “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

B. “人生有好恶,故民可治也;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

C. “是故欲人之爱己也,则必先爱人;欲人之敬己也,则必先敬人。”

D. “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查看答案

春秋以前,“天”被尊为最高神,是人类的监视者、执法者。春秋时期,祭神祀鬼虽仍是“国之大事”,而“天之爱民甚矣”。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祭祀活动巩固了宗法制度

B. 政治演变发展了天人关系

C. 天道权威萌发了民本思想

D. 神权观念强化了贵族政治

 

查看答案

礼是指较固定的行为准则,敬鬼神节仪尤成为原初的礼的核心部分;但春秋时,礼经人为理性化而被灌入政治人文主义内容。这一变化主要体现了

A. 人的自觉意识觉醒

B. 社会等级秩序的恢复

C. 礼制社会功能加强

D. 孔子地位的社会认可

 

查看答案

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这主要是因为

A. 理学思想从知识精英扩展到普通大众

B. 陆王心学回答了对终极问题的追问

C. 心学主张“心即理也”“致良知”

D. 王阳明是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

 

查看答案

某学者指出,理学的基本目的是如何使人的生活超越平庸而达于圣人境界,还原做人的尊严,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生命的神圣价值。这揭示出宋明理学:

A. 引领人们追求高雅的生活    B. 改善人心以提升内在价值

C. 促进人们去关注现实生活    D. 具有朴素的人文主义精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