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为了与佛老思想相抗衡,北宋五子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形...

“为了与佛老思想相抗衡,北宋五子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这就是理学,又称新儒学。”由此可见,两宋时期儒家学说的重大理论突破在于

A. 从关注天道自然转向研究人们的行为准则

B. 创立出与佛道学说截然对立的新儒学理论

C. 探寻出格物致知和本心体悟两种明理方法

D. 确立关于礼乐秩序和伦理道德的终极解释

 

D 【解析】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并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早在先秦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孔子即已提出“礼”的行为准则,早于题目中的时间“北宋”,故排除A项;B项的表述与新儒学实现了“儒道佛三教合一”的特征不符,故排除;C项中的“本心体悟”即陆王心学的明理方法,与题目中“北宋五子”的身份“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不符,故排除;题目中的信息“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体现了北宋五子确立了关于礼乐秩序和伦理道德的终极解释,故本题应选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清人赵翼所写的《廿二史札记》中,作者提到元末殉难者多进士的现象。书中描写到:元代是一个少数民族统治汉族的朝代,但在元王朝行将灭亡的时候,殉难的人仍以汉族进士居多。这一现象可以用来解释

A. 少数民族政权元朝灭亡的原因

B. 元朝知识分子地位降低的原因

C. 理学对读书人的影响

D. 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查看答案

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A. 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 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 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 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查看答案

朱熹说:“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他在这里强调

A. 教育应日积月累和循序渐进

B. 要继承和发展太学的传统

C. 仁者应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D. 须全面贯彻孔子的教育理念

 

查看答案

理会得熟时,道理便在上面。又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职官之类,都要理会,虽未能洞研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概,道理方泱洽通透。这段话提倡的是

A. 格物致知

B. 发明本心

C. 知行合一

D. 致良知

 

查看答案

美国历史学家狄巴里说:“如果我们仅仅把理学看做是支持王朝体系的精神护符,我们便不大可能透过‘不变的中国’的种种表面现象而发现理学的‘内在生命与动力’。”下列对理学“内在生命与动力”蕴意理解正确的是

A. 大力推行书院教育,广泛影响海外学派

B. 汲取佛家和道家思想,使儒学形成成熟理论体系

C. 突出三纲五常等级秩序,有力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D. 融合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精华,促进新儒学形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