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武帝曰:“三代受命,其符安在?灾异之变,何缘而起?”董仲舒答曰:“臣闻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皆积善承德之效也。……上下不和,则阴阳缪戾而妖孽生矣,此灾异所缘而起也。”
——摘编自《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天下事有大根本,有小根本。正君心走大本。臣闻人主所以制天下之事者,本乎一心,而心之所主又有天理、人欲之异。二者一分,而公私邪正之途利类。盖天理者,此心之本然,循之则其心公而且正;人欲者,此心之疾疚,循之则其心私而且邪。
——朱熹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董仲舒与朱熹君权观的差异,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者的思想来源。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朱熹的思想能被当时的世俗政权接受的共同原因。
(3)综合以上材料,我们应该如何认识人类思想文化的发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孔子想回到西周,维护奴隶制,政治上是保守主义者,有他的落后一面,但他是伟大的史学家、教育家和古典人道主义的倡导者,他在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整理和传播上有卓越的贡献。
材料二孔子在历史文化领域有杰出成就,他的“爱人”、“仁”观念以及他的教育思想,表现出新兴地主阶级的进步性,他想回到西周,只是因为不敢公开反对当时还比较强大的奴隶制,表现出他怯懦的方而。
——《略论孔子思想的阶级性》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两则材料在评价孔子时采用的相同方法并分析关于政治立场的结论的不同之处。
冯友兰认为:“(董仲舒的)王者受命于天的学说,既为行使皇权提供根据,又对行使皇权有所限制。”与这一观点相符的是
A. 皇帝有时要依天行事
B. 天意与人事没有联系
C. 皇帝的权力来自人民
D. 儒家试图约束皇权
材料一
左宗棠(1812——1885年),清末大臣洋务派地方代表。字季高,湖南湘阴人。1860年统领部分湘军时,自募“楚军”(约五千人),形成左系湘军。1862年年初,升任浙江巡抚,与法国组织的“常捷军”一起镇压宁波、绍兴等地的太平天国运动。1866年,以闽浙总督身份创办福州船政局,次年调任陕甘总督。期间,曾办兰州制造局、兰州机器织呢局,1875年任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次年率军入疆,进攻阿古柏反动政权。1878年收复除伊利以外新疆全境,建议设立新疆行省,开发新疆。收复新疆是左宗棠一生中最光辉的业绩。1881年升军机大臣,调两江总督。1884年中法战争中,以主战派身份督福建军务。次年因病退职去世。
——摘编自必修I教师用书
材料二
1871年7月,沙俄侵占伊利。1879年10月,清政府钦差大臣崇厚与沙俄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里瓦几亚条约》,又称《交收伊利条约》,中国以极大的领土、商贸代价,收回了伊犁九城。在这样的情况下,左宗棠上奏清廷,表达他对“崇约”的“叹息痛恨”,提出“先折之以议论,委婉而用机;次决之以战阵,坚韧而求胜”的对俄方针,表达了先以外交,再以军事,不收回伊利决不罢休的决心和信心。
——《左文襄公全集•奏稿》卷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左宗棠。
(14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美国《邦联条例》和1787年宪法内容比较表
| 《邦联条例》 | 1787年宪法 |
立法机构组成 | 一院制国会 | 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国会 |
立法机构成员的构成与产生 | 每邦在国会的代表2~7人;各邦立法机构按年度指派代表。 | 每州2名参议员,由各州州议会选举产生;各州选民选举产生的众议员组成众议院。 |
行政首脑 | 无 | 合众国总统 |
征税权以及征税方式 | 诸邦有征收税金,向其他邦征收关税的权力。 | 国会有权规定并征收税金、关税、输入税和货物税;征税法案应首先在众议院提出。 |
批准生效 | 交给诸邦的立法机构审议,如果同意,授权他们在国会的代表批准。 | 经9个州制宪会议批准,即足以使本宪法在各批准州成立。 |
——摘编自(美)米尔奇斯等《美国总统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与邦联制相比联邦制有何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确立联邦制的意义。(8分)
材料一
我们认为,挽救目前抗战危机,准备反攻的急救办法,必须对政府的机构人事政策迅速来一个改弦更张……因此我坦白的提出,希望国民党立即结束一党统治的局面,由国民政府召集各党各派、各抗日部队、各地方政府、各人民团体的代表,开国是会议,组织各抗日党派联合政府,一新天下耳目,振奋全国人心,鼓舞前方士气……
——中共代表林伯渠:《在国民参政会上关于国共谈判的报告》(1944年9月)
材料二
政协代表人数如此之多,质量又相当整齐,而革命发展,人民需要它担负的任务更大,所以“新政协”这一名词已不能包括其全部意义,筹备会的常委会已决定改称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意思就是说他代表中国人民作政治协商的工作,实际是一个全国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同时也是一个全国革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董必武:《关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及团结民主人士问题》(1949年8月)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政协”改名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目的、背景和意义。
材料三
国家最高权力属于全体人民,人民是国家主权的主体、拥有者和行使者。主权“是完全绝对的、神圣的、完全不可侵犯的”。主权“永远不可转让;并且主权者既然只是一个集体的生命,所以就只能由他自己来代表本人”;“正如主权是不能转让的一样,同理,主权也是不能代表的。”人民主权只能通过直接民主实现。如果任何人拒不服从公共意志,全体就要强迫他服从,“这即是说,人们要迫使他自由”。
——摘编自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四
“人民主权的原则……是无可争议的”,但“主权只是一个有限的和相对的存在”。“如果你确信人民主权不受限制,你就等于随意创造并向人类社会抛出了一个本身过度强大的权力,不管它落到什么人手里,它必定构成一项罪恶。”
——摘自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等
(2)根据材料三,概括卢梭人民主权思想的主要内容。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卢梭人民主权思想在中、西方具体实践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