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孟子·告子》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口述职……一不朝,则贬其...

《孟子·告子》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口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讨伐)之。这段材材料反映了

A. 西周初年的分封制

B. 西周末年周王室的衰弱

C. 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

D. 战国时期的群雄并立

 

A 【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西周初年的分封制,诸侯与周王关系较严格,周王权威高,故A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西周末年周王室的衰弱,故B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故C错误。战国时期的群雄并立,也不符合材料背景,故D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名师点睛】分封制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宗族姻亲、功臣子弟、前朝遗民分封领地和相当的治权,属于政治制度范畴。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联系的,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统治封地的君主被称为“诸侯”、“藩王”等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的……”。这反映出贾母

A. 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B. 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

C. 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D. 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

 

查看答案

“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柳宗元的文章《封建论》的主题可能是

A. 王位继承制度

B. 分封制度

C. 三公九卿制度

D. 郡县制度

 

查看答案

夏、商、周时期的重要制度不包括

A. 世袭制

B. 宗法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查看答案

文史常识检测。

(1)以下是中国古代年龄的称谓,请按从幼到长的顺序将其重新排列一下。

不惑之年、豆蔻、而立之年、弱冠、知命之年、总角、花甲之年、孩提、古稀之年、及笄、耄耋之年、襁褓、期颐之年。

从幼到长的正确顺序应是:襁褓、孩提、    、豆蔻、    、弱冠、而立之年、        、知命之年、        、古稀之年、        、期颐之年。

(2)将以下十天干和十二地支补充完整。

天干:“甲、乙、    、丁、戊、己、庚、辛、    、癸”。

地支:“子、丑、    、卯、辰、巳、    、未、申、酉、戌、    ”。

 

查看答案

填空题。依照下列示例,完成历史断代任务。

示例:夏、商、西周时期:约前2070——前771年

(1)春秋战国时期:                  

(2)秦汉时期:                  

(3)魏晋南北朝时期:                  

(4)隋唐五代时期:                  

(5)宋元时期:                  

(6)明清时期(古代部分):                  

(7)(中国近代史)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8)(中国近代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