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67年,李鸿章认为铁路、电报“有大利于彼(洋人),有大害于我”。1874年冬...

1867年,李鸿章认为铁路、电报“有大利于彼(洋人),有大害于我”。1874年冬,李鸿章“曾谒晤恭邸(见奕訢),极陈铁路利益”。李鸿章态度转变说明

A. 洋务运动的开展

B. 中体西用

C. 观念的转变

D. 国防的需要

 

C 【解析】根据材料“有大利于彼(洋人),有大害于我”“极陈铁路利益”信息,李鸿章由认为铁路、电报对国家不利,到极力陈述铁路将带来的利益,说明其观念的转变,故C项正确。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已经开始,不能体现转变,故A项错误。“中体西用”和“国防的需要”材料体现不充分,故B D项错误。 点睛:材料“有大利于彼(洋人),有大害于我”“极陈铁路利益”是解题的关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40年9月7日,蒋介石下令“各战区应以十八集团军此次在正太、同蒲、平汉各路之游击破坏动作为法则……加强敌后游击战,专以铁路、公路、水路各交通线与兵站、仓库、飞机场等实施有计划、有组织之长期破坏。”材料反映出

A. 防御阶段敌后战场的抗战

B. 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全面开展游击战

C. 国共两党均开展敌后抗战

D. 国共两党的抗战路线逐渐趋向一致

 

查看答案

《法学阶梯》认为罗马人民所适用的,一部分是自己特有的法律,另一部分是全人类共同的法律。“全人类共同的法律”是指

A. 万民法

B. 《十二铜表法》

C. 公民法

D. 市民法

 

查看答案

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革命的火焰”

A. 促成了国共两党党内合作

B. 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C. 实现了孙中山的革命目标

D. 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查看答案

下图是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的花楼机,结构复杂而精密,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但当时的手工业并没有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迹象。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 明清工匠缺乏技术积累

B. 官府对手工业生产严格限制

C. 手工业生产产品精良

D. 生产革新缺乏市场需求的推动

 

查看答案

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A. 皇权渐趋衰弱

B. 首辅权力失控

C. 内阁取代六部

D. 君主集权加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