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政治体制显著不同,但在政治理念方面却有相同之处。相同之处体现在...

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政治体制显著不同,但在政治理念方面却有相同之处。相同之处体现在

A. “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

B. “天下一家”“大一统”

C.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D. “天人合一”“敬德保民”

 

B 【解析】试题分析:我国古代奴隶社会时期实行的分封制、宗法制以及封建社会时期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都倡导“天下一家”“家国一体”的统一理念,B项正确;A项主张实行分封制;C是皇帝制度的特点;D体现了“天人合一、以民为本”的思想。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政治制度·宗法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作为祝贺乾隆皇帝八十寿辰的英国使节马戛尔尼因拒行三叩九拜之礼,与清政府发生了矛盾,但乾隆帝还是接见了他。嘉庆二十一年(1811年),同样是英国使节的阿默斯特前来试探通商问题,因拒行三叩九拜之礼,被勒令当天离境,也没有见到嘉庆皇帝。造成这种不同结局的根本因素是

A. 中国人天朝上国的心态

B. 闭关锁国政策

C. 当时皇帝的个人气度

D. 传统的朝贡贸易政策

 

查看答案

宋代的“士”大都抱有“得君行道”的期待,他们“以天下为己任”,希望从朝廷发起改革,从上而下实现其政治理想。明代的“士”许多抛弃了“得君行道”的幻想,转向“觉民行道”,像王阳明“惟以开导人心为本”,并强调:“须作个愚夫愚妇,方可与人讲学”。这种“士风”的变化基于

A. 明朝商品经济的繁荣

B. 明朝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C. 儒学的哲学化、宗教化

D. 明朝“西学东渐”的影响

 

查看答案

永乐年间,内阁只是一个特命人值的朝臣辅佐皇帝办理机务的处所,六部等部院的政事都直接呈送皇帝。但到宣德年间,明宣宗让阁臣兼任六部尚书并“票拟”皇帝谕旨,经由皇帝“批红”后再经内阁下达部院。材料表明宣德年间

A. 内阁成为法定的行政机构

B. 君主权力受到内阁的制约

C. 六部权力较明初大为下降

D. 六部不再直接听命于皇帝

 

查看答案

2017年4月1日,中央设立河北雄安新区,其“副首都”的城市定位使京津冀一体化取得重大进展。追溯历史,元明清三代都对京津冀实行中央政府直接管辖。元代河北为腹里之地,明清此地区为北直隶辖地,承担了首都的部分政治和社会管理职能。该历史现象表明

A. 历史发展具有区域差异

B. 城市发展受制于行政因素

C. 地方行政区划一脉相承

D. 地理环境决定城市的发展

 

查看答案

费正清在《剑桥中国秦汉史》中说:“……不管人们是否佩服秦的成就,但必须承认这个成就:它在质和量的方面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以至它可以名之为“革命”,虽然这“革命”是从上面推行,而不是从下面推动的。这个成就,并没有由反秦的农民起义造成的政权所转移,它才是古代中国的真正革命。”这场革命

A. 调动了地方行政部门的积极性

B. 能避免君主专制下的决策失误

C. 创造了高度的物质和精神文明

D. 隐含着使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