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人”是中国古代文人知识分子的统称。西周、春秋时代,“士”在政治上居于卿大夫与庶民之间,处于贵族的最低层;士大夫的称谓是战国中叶才流行开来的,是指士人与官僚的合二为一;明清之际“士人从商,商人入仕”,是社会结构变动的一大特色。下列关于中国士人阶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礼贤下士”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治国搭建了政治舞台
B. 明清之际的“士人从商”反映抑商政策转变,等级观念淡化
C. 面对鸦片战争失败,当时开明士大夫阶层发动了“自强”运动
D.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反映了士人阶层的自我修养和社会责任意识
明末清初学者唐甄在《潜书·室语》中说:“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杀一人而取其匹布斗粟,犹谓之贼;杀天下之人而尽其布粟之富,而反不谓之贼乎?”王夫之指出:“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贼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家一姓之私也。”,“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上述两人的思想主张从根本上反映了
A. 社会治安恶化导致民不聊生
B. 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诉求
C. 民本思想代替君主专制观念
D. 反封建的民主思想成为主流思潮
朱熹在论述“理”与“气”的关系时说,“理未尝离乎气,然理形而上者,气形而下者……”,“……若理,则只是个净洁空阔的世界,无形迹,他却不会造作。气则能酝酿凝聚生物也。但有此气,则理便在其中”。这里朱熹强调
A. 理与气缺一不可
B. 气是万物的本原
C. 理直接生成万物
D. 理与气同属第一性
魏晋时期,一种称之为“玄学”的社会思潮在士大夫中流行起来。玄学认为纲常礼教、君臣上下、富贵贫贱多是“天理自然”,应该任其发展,不应干涉或强求。鼓吹“以小求大,理终不得。各安其分,则大小俱足。”魏晋玄学
A. 强化儒学的正统地位
B. 反映三教合一的趋势
C. 为理学兴起创造条件
D. 是儒道相融合的产物
东汉章帝初年,“有人侮辱人父者而子杀之,肃宗贳(赦免)其死”,这种做法此后便作为司法断案可以比附的典型案例——决事比,直到汉和帝时被整理成“轻侮法”,对类似复仇规定了从轻处罚的条款。在以后的复仇判决时,地方官吏往往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减免其死刑。汉代的做法从本质上反映出
A. 儒家伦理已渗透到法律
B. 中央集权在不断加强
C. 君主专制影响政治生活
D. 司法程序已日渐完备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认为:“中国人的生活完全以礼为指南”;中国人所谓的“礼”其实就是“礼教”,“他们(指中国的立法者)把宗教、法律、风俗、礼仪都混在一起。所有这些东西都是道德,也都是品德。这四者的箴规,就是礼教”。孟德斯鸠的观点
A. 完全不符合古代中国社会实情
B. 否定道德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C. 合乎中国“礼法合一”文化传统
D. 揭示了儒家思想宗教化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