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20年4月,陈独秀指出:“我们中国人向来不认识自然科学以外的学问,也有科学的...

1920年4月,陈独秀指出:“我们中国人向来不认识自然科学以外的学问,也有科学的威权;向来不认识自然科学以外的学问,也要受科学的洗礼……我们不但应该提倡自然科学,并且研究,说明一切学问都应该严守科学方法,才免得昏天黑地乌烟瘴气的妄想、胡说”。陈独秀此语旨在

A. 主张全面学习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B. 以理性精神为武器反对传统文化的禁锢

C. 反思近代中国以西方为师的近代化探索

D. 提倡以批判的态度学习和借鉴西方文化

 

B 【解析】省略号之前的内容说明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有弊端和问题的,之后的内容则主张不仅研究和提倡自然科学需要科学精神,其他的科学研究也需要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故是主张坚持理性精神,反对传统文化的不足和束缚,B为正确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考生抄有四书五经的作弊棉质内衣。这件内衣最有可能出现在

A. 秦汉时期

B. 隋唐时期

C. 两宋时期

D. 明清时期

 

查看答案

下列是宋、元、民国、当代编纂的浙江地方志及其部分目录,这些地方志按先后排列是

《山阴志》

选举、书院、学堂、新军、警察

《临安志》

宫阙、宗庙、三省、台阁、禁军、科举、坊市

《四明志》

职官考(府州官员)、学校考(本路蒙古学、本路儒学)

《绍兴志》

科学技术、报刊、文物古迹、名家学术思想

 

 

A. ①②④③

B. ②③①④

C. ③①②④

D. ③①④②

 

查看答案

“……造成了一个弥漫着书香的世界,使中华民族成为世界上最具书卷气的民族,甚至目不识丁者也知“敬惜字纸”,普遍有一种对于文字、文献的崇拜。”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 科举制度的推行

B.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C. 商品经济的发展

D. 西学东渐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诗歌是人类心灵的窗口,它能让我们体验古人的喜怒哀乐,感悟不同时代风情的多姿多彩。下列作品能体现出作者经历时代变迁之后强烈的忧患意识与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的是

A.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B.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C.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D.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查看答案

“士人”是中国古代文人知识分子的统称。西周、春秋时代,“士”在政治上居于卿大夫与庶民之间,处于贵族的最低层;士大夫的称谓是战国中叶才流行开来的,是指士人与官僚的合二为一;明清之际“士人从商,商人入仕”,是社会结构变动的一大特色。下列关于中国士人阶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礼贤下士”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治国搭建了政治舞台

B. 明清之际的“士人从商”反映抑商政策转变,等级观念淡化

C. 面对鸦片战争失败,当时开明士大夫阶层发动了“自强”运动

D.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反映了士人阶层的自我修养和社会责任意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