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重商主义产生于西欧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重商主义产生于西欧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时期。是与工场手工业和资本原始积累相适应的经济学说和政策。这一政策限制了资本主义自由发展,由此,经济政策的钟摆开始反向运动,1759年亚当·斯密首次提出“看不见的手”,主张经济自由主义。从重商主义到经济自由主义历时百余年,这次经济政策变革有利于维护资本主义的社会稳定。到19世纪末期,经济自由主义登上巅峰,也开始走向极限。20世纪前期,英国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和西方经济大危机,之后,英国经济政策“重返”国家干预。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使英国社会在20世纪前期剧烈动荡后达到新稳定,出现战后20年经济的“黄金时代”。但20世纪70年代的英国面临的危机重重,1979年起,奉行新自由主义的保守党连续执政18年,重点是“重返”自由经济,即“解放市场和压缩大政府”。

——摘编自吴必康:《变革与稳定:英国经济政策的四次重大变革》

材料二二战后,由于欧洲普遍衰落,寻求联合,先后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而英国却与欧洲大陆若即若离。随着欧洲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欧洲国家联系更加紧密,英国担心失去领导地位,曾两次提出申请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但都被戴高乐否决,戴高乐担心担心英国成为美国的“特洛伊木马”。经过几年的努力,英国1973年才最终加入欧共体。

——何梦吉《英国脱欧原因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经济政策演变的特点以及经济政策发生演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加入欧共体的背景。

 

(1)特点:随着英国经济的发展,经济政策不断调整与变革; 每次经济政策变革都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经济政策变革与理论发展相互推动和促进;每次经济政策的变革都经历了盛极而衰的过程。 原因: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期,经济自由主义出现的原因是英国首先开展和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急需倾销工业品,其产品具有竞争优势,重商主义已经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自由发展的需要;20世纪前期,英国自由主义经济政策转向国家干预的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受国内外因素的影响,英国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1979年起,英国“重返”自由经济的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危机,经济发展出现滞胀,国家加强对经济干预导致企业失去活力,大规模福利政策导致财政困难。 (2)背景:在二战后欧洲普遍衰落;美苏主导下的两极格局形成;西欧各国在二战后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摆脱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美国和西欧存在控制和反控制斗争;英国担心失去在欧洲的领导地位。 【解析】(1)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特点,“从重商主义到经济自由主义历时百余年,这次经济政策变革有利于维护资本主义的社会稳定”“英国经济政策‘重返’国家干预。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使英国社会在20世纪前期剧烈动荡后达到新稳定,出现战后20年经济的‘黄金时代’”“但20世纪70年代的英国面临的危机重重,1979年起,奉行新自由主义的保守党连续执政18年,重点是‘重返’自由经济”等信息归纳得出。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发生转变时的社会状况以及经济政策自身的效果等方面来分析。 (2)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中的“二战后,由于欧洲普遍衰落”“欧洲国家联系更加紧密”“英国担心失去领导地位”等信息,并联系教材所学关于这一时期的欧洲和世界形势的有关内容来回答。 点睛:解决本题的三个关键 (1)读:通过阅读理解材料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目的前提,第一.先读问题,明确答题项“特点”“原因”“影响”。第二.根据问题,有目的地阅读材料。 (2)找:最大限度找到有效信息,这是解答材料解析题的关键,如材料中关键信息“从重商主义到经济自由主义历时百余年,这次经济政策变革有利于维护资本主义的社会稳定” “二战后,由于欧洲普遍衰落”“欧洲国家联系更加紧密”“英国担心失去领导地位”等。 (3)答:组织答案是具体操作的核心环节。包括审题、规范组织、按分作答等几个方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现实问题的讨论往往会投射到对于历史问题的关注。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社会转型成为近年来历史学界普遍关注的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宋以前,大体可称为古代中国。宋以后,乃为后代社会。秦前,乃封建贵族社会。东汉以下,士族门第兴起。魏晋南北朝迄于隋唐,皆属门第社会,是古代变相的贵族社会。宋以下,始是纯粹的、平等的平民社会。就宋代而言,政治经济,社会人生,较之前代,莫不有变。学术思想亦如艺术,亦均随时代而变。

——钱穆《理学与艺术》

材料二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进程从19世纪五六十年代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主要经历了被动开放、经济起步、政体变革、思想解放四个时期。这是一种社会质变,即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发生了整体性的变革。

——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绪论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作者提出“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的理由。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19世纪五六十年代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史实,说明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表现。

 

查看答案

下列四幅作品,从创作风格判断,出现最晚的应该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牛顿的宇宙理论如此完善和令人信服,以至于它的影响远远超越了科学领域。他的成功让人们感到,理性分析对人类行为和制度同样有效。从苏格兰到西西里,从费城到莫斯科,欧洲和美洲的思想家雄心勃勃地展开了对人类思想的改造,他们期望用理性思想改变整个世界。”上述材料主要表达的观点是

A. 科学革命促使启蒙运动展开

B. 理性思维促进自然科学发展

C. 牛顿力学体系成为科学基础

D. 欧美开始迈入近代科学时代

 

查看答案

洛克在《政府论》中说:“人们生来就享有自然的一切同样的有利条件,能够运用相同的身心能力,就应该人人平等,不存在从属或受制的关系。”洛克阐述的是

A. 信仰自由理论

B. 人类意识觉醒

C. 天赋人权思想

D. 民主制度诉求

 

查看答案

罗索在他的《西方哲学史》中写道:“文艺复兴不是民众性运动,而是少数学者和艺术家的运动,受到一些慷概的文艺奖励,特别受到崇尚人文主义的教皇的赞助。假若当初没有这些奖励者,它取得的成功说不定会小得多。”此观点

A. 全面分析了文艺复兴发生的原因

B. 正确解读了文艺复兴的运动性质

C. 说明上层阶级助推了文艺复兴

D. 没有看到群众性运动的真正力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