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作为现代国家的兴起,日本人至少是从1895年开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作为现代国家的兴起,日本人至少是从1895年开始,就把政治软弱和四分五裂的中国看成是扩张自己利益的场所,在这一点上,日本人和欧洲人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他们离现场更近一些罢了。

——据帕尔默《现代世界史.1870年起》等整理

材料二尽管传统的看法是纳粹德国首先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但实际上日本军队的行动更早。1937年下半年,日本从傀儡国满洲调集了大批军队准备入侵中国。……中国军队在一些地区的抵抗十分顽强,日本士兵采取了惨绝人寰的报复手段对付中国的士兵和平民。……早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以及1941年晚期夺取西方在整个东南亚的殖民地之前,日本和中国就已经陷入了大规模的战争,誓死争夺着对整个东亚的控制权。……在珍珠港事件之后,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日本军队深陷中国战场。

——摘自亚达斯等《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分析指出“日本人至少是从1895年开始”所涉及的历史事件,以及这一事件对中国政治、经济的影响。

(2)指出材料二中“1937年下半年”所指的事件和“日本士兵采取惨绝人寰的报复手段”所指的事件,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

 

(1)历史事件:中日甲午战争。 影响:政治上,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或中国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和民主共和思想)。 经济上,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开始进入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新阶段(或中国的近代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 (2)事件: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1937年12月的“南京大屠杀”。 意义: ①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②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御外敌,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③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解析】(1)根据“日本人至少是从1895年开始”,练习所学知识可知, 1894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故历史事件是:中日甲午战争,相关文献是《马关条约》。联系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角度回答中日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即可。 (2)由“1937年下半年,日本从傀儡国满洲调集了大批军队准备入侵中国”可知,“1937年下半年”所指的事件是日本全面侵华的七七事变,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日本士兵采取惨绝人寰的报复手段”所指的事件是“南京大屠杀”;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即可,应分别从国内和国际方面回答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6年G20峰会已在中国杭州顺利举行。为确保本次会议圆满成功,主办方需要特别重视应对全球化进程中日益突出的

A. 粮食短缺问题

B. 传染病横行问题

C. 能源危机问题

D. 恐怖组织活动问题

 

查看答案

和平是人类最持久最朴实的追求。近代以来,第一个提出放弃把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国际条约是

A. 《拉巴洛条约》

B. 《国际联盟盟约》

C. 《洛迦诺公约》

D. 《非战公约》

 

查看答案

1916年是“一战”关键性的一年。德国发动了凡尔登战役,试图迫使法国退出战争。为了牵制德军,支援凡尔登,英法联军发动了

A. 马恩河战役

B. 索姆河战役

C. 日德兰海战

D. 阿拉曼战役

 

查看答案

科举制是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下列各项中,确切反映唐朝科举制情况的是

A. 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

B. 采用八股考试

C. 分进士科等科目考试

D. 考试内容只有四书五经

 

查看答案

历史学家唐德刚说:“中国古代上层阶级的庙堂之议,牛皮夸夸,都成为‘政府档案’,也是史学家著史的第一手资料;那闾巷的小民窃窃私议,就只是‘小说’或‘小道消息’,而算不得‘历史’了吗?此吾平民、愚民不平也。”对材料主旨理解最恰当的是

A. “政府档案”史料价值普遍较高

B. 此“小说”不同于后世作为文学的“小说”

C. 历史研究以“小说”证史,须慎用

D. 传统史学对“小说”的史料价值重视不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