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史极为重...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史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A.孔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王阳明——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也

C.程颐——心外无理,心外无物

D.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

 

D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孟子,“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也”是程颐,“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是王阳明,“天下为主,君为客”正是黄宗羲,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儒家思想组合 【名师点睛】这类试题往往以相关的知识作为干扰题肢,这类题目不难,不过考生如果记忆模糊就会失误,所以这就要求考生们在平常的复习中,一定要注意对相关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把历史学“宽”,对重要的事实、重要的史实,一定要尽可能的弄懂来龙去脉,防止混淆不清而遗憾丢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儒家思想能够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与它自身的不断改造和发展有密切关系,主要表现在

①孔子提出“仁”的思想②荀子主张礼法并施③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④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荀子说:“凡可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以可知人之性,求可以知物之理,而无所疑止之,则没世穷年不能遍也。”朱熹指出:“如今为此学而不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乃兀然存心于一草一木、一器用之间,此是何学问?”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都主张通过探求自然发展规律从而为研究人性服务

B.都认为只要明道德之善便可穷万物之真

C.与西方人本主义的主张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D.是造成中国古代科技逐渐落后的重要原因

 

查看答案

在君民关系上,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董仲舒主张“近古限民名田,以澹不长,塞并兼之路。盐铁皆归于民。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然后可善治也”。据此推断董仲舒

A. 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B. 继承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C. 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D. 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内涵在不断丰富、发展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汉朝时,儒家思想吸收了法家大一统思想

B. 董仲舒和朱熹对儒家思想的发展都作出了贡献

C. 宋朝时,新儒学中已经吸收了佛教等外国文化的成分

D. 明末清初,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被西方文化取而代之

 

查看答案

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简编》中指出汉武帝“更喜欢儒家的是‘三纲五伦说’”朱熹在后世影响最大的著作是《家礼》并且在他及其他理学家的影响下南宋有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劝孝文》《劝学文》《谕俗文》等。由此可见南宋与西汉相比在“三纲五常”方面的最大区别在于    

A.由服务于统治者到服务于民众

B.用理来论证其合理性

C.注重民族性格的培养

D.儒家伦理道德普及化、通俗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