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材料一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

材料一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佐行贾以行兵,兵贾相资,遂雄。

﹣﹣《海国图志》

材料二1898年,《孔子改制考》问世,对当时思想界震动很大,被梁启超形容为“火山喷发”。这一著作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还借用进化论的观点,论证了君主立宪制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

材料三一、颠覆现今之恶劣政府,二、建设共和政府,三、土地国有……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代替旧政府,……把过时的满清君主政体改变为“中华民国”。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1)概括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三各自的思想主张。

(2)同是向西方学习,材料二和材料三的思想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从国体、政体角度回答)

 

(1)材料一:“师夷长技以制夷”。(2分) 材料三:三民主义。(2分) (2)共同点:主张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国家(或答走资本主义道路)。(2分)不同点:维新派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革命派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4分)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归纳、概括材料的能力。本问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作为切入点。紧扣两则材料,材料一涉及的是地主阶级抵抗派魏源的思想主张,把握住“师夷长技以制夷”即可。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判断出材料三涉及的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2)根据题干要求,本问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归纳、概括以及分析认知能力。审题的时候,要注意明确题干要求,避免答非所问。关于第一小问,从宏观上把握,二者均属于资产阶级,他们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践行资产阶级代议制。关于第二小问,要注意从微观上把握,从阶级属性上展开认识,前者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后者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派。进一步可知,维新派主张践行君主立宪制;革命派主张践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向西方学习·“师夷长技以制夷”;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向西方学习·从“技术、器物”阶段,到“制度”阶段;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系列概况及认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大家,其书法结构雄伟而笔法秀丽,抽象之美近乎出神入化。下图是其只有17字的名帖《妹至帖》,本帖的字体特点是

A. 笔画详备,结体严整

B. 笔画简约,线条流畅

C. 法度森严,清峻刚健

D. 横平竖直,规矩整齐

 

查看答案

李斯书写的《泰山石刻》

A. 属于成熟的“篆刻”艺术品,是“印宗秦汉”有利证据

B. 作者书写此文字的目的就在于展示其精湛的书法艺术

C. 这一作品采用的字体属于隶书

D. 虽然具有书法的美感,但从总体上看它还属于实用性文字

 

查看答案

文人画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杰出代表,它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下列绘画作品中反映这一风格的是

A. 《清明上河图》

B. 《鹳鱼石斧图》

C. 《墨梅图》

D. 《步辇图》

 

查看答案

字的原始文字像一个人手执牛尾跳舞的样子,后来加上(双脚形),强调双脚配合双手和乐曲有节奏地跳跃。这说明汉字

A. 演变总趋势是由简到繁

B. 以图画文字为基础逐步演变发展

C. 都是由象形文字构成

D. 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查看答案

元朝文人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称:“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由此可以看出,元曲

A. 形式灵活,雅俗兼具

B. 重章叠句,语言质朴

C. 结构严谨,平仄有致

D. 半诗半文,辞藻华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