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呈现...

在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拙,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以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倘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材料二 受制于皇帝制度两千年,是这个民族不能逃避的命运。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比如德先生赛先生迟迟不能落脚,比如公民意识、规则意识、宽容意识的缺乏,比如熟人社会,比如守旧症非我症不合作症麻痹症,其根源都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夏商周时代或者更远的尧舜禹。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文化转型的艰难。

——张宏杰《十国皇帝的五种命运》序

1)材料一中,陈独秀认为西洋文明输入吾国后,国人的觉悟经历了哪个三阶段?其实践和结果如何?(12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分析近代中国文化转型艰难的原因。(9分)

3)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有学者认为中国文化转型呈现出传统文化现代话,西方文化本土化的趋向。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理解。(4分)

 

( l )三个阶段: ① 学术觉悟;林则徐、洋务派“师夷长技”(或答“洋务运动”) ,学习西方科技尤其是军事科技;结果失败。(3 分。每点1 分) ② 政治觉悟;维新派、革命派效仿西方政治制度,进行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结果都失败了,未能拯救中国。(3 分。每点1 分) ③ 伦理觉悟;新文化运动;促进思想解放和民族觉醒,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和五四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3 分。每点1 分) ( 2 )原因: ① 政治:专制制度(或“皇帝制度,' )的阻碍。(2 分) ② 经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2 分) ③ 思想:儒家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或传统文化思想的制约。(2 分) ( 3 )理【解析】 全盘西化不行,全盘传统化也不行。应该古为今用,批判继承,开拓创新;洋为中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2 分) 【解析】试题分析:(1)结合中国近代史分析,西洋文明的输入从技术到制度到文化,从开眼看世界的林则徐和魏源,到学习思想文化的陈独秀等,具体实践要列举具体运动,分析结果可从成功或失败两方面入手。 (2)政治要从制度、政局、力量等方面分析;经济可从近代五种经济成分入手,如自然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等;思想要从正反两面概括,如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西方思想的传入等角度分析。 (3)紧扣“传统文化”、“西方文化”,注意要结合材料谈谈对两者的认识,不能过于简单处理。 考点:西学东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佐行贾以行兵,兵贾相资,遂雄。

﹣﹣《海国图志》

材料二1898年,《孔子改制考》问世,对当时思想界震动很大,被梁启超形容为“火山喷发”。这一著作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还借用进化论的观点,论证了君主立宪制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

材料三一、颠覆现今之恶劣政府,二、建设共和政府,三、土地国有……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代替旧政府,……把过时的满清君主政体改变为“中华民国”。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1)概括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三各自的思想主张。

(2)同是向西方学习,材料二和材料三的思想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从国体、政体角度回答)

 

查看答案

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大家,其书法结构雄伟而笔法秀丽,抽象之美近乎出神入化。下图是其只有17字的名帖《妹至帖》,本帖的字体特点是

A. 笔画详备,结体严整

B. 笔画简约,线条流畅

C. 法度森严,清峻刚健

D. 横平竖直,规矩整齐

 

查看答案

李斯书写的《泰山石刻》

A. 属于成熟的“篆刻”艺术品,是“印宗秦汉”有利证据

B. 作者书写此文字的目的就在于展示其精湛的书法艺术

C. 这一作品采用的字体属于隶书

D. 虽然具有书法的美感,但从总体上看它还属于实用性文字

 

查看答案

文人画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杰出代表,它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下列绘画作品中反映这一风格的是

A. 《清明上河图》

B. 《鹳鱼石斧图》

C. 《墨梅图》

D. 《步辇图》

 

查看答案

字的原始文字像一个人手执牛尾跳舞的样子,后来加上(双脚形),强调双脚配合双手和乐曲有节奏地跳跃。这说明汉字

A. 演变总趋势是由简到繁

B. 以图画文字为基础逐步演变发展

C. 都是由象形文字构成

D. 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