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是中国发生巨变的100年。在中华民族为独立和富强而不懈奋斗的历程中,孙中...

20世纪是中国发生巨变的100年。在中华民族为独立和富强而不懈奋斗的历程中,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以卓著的理论贡献和实践精神,成为站在时代前列的伟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井冈山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进行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中,开辟了一条独特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作出了最卓越的贡献。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

材料三

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他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他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在发展中生产力是根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从思想理论发展的角度举例说明在20世纪上半期孙中山是怎样顺应“潮流”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井冈山时期毛泽东重要贡献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邓小平“南方谈话”回答了哪些重大问题?从三位伟人身上你学到了哪些优良品质?

 

(1)提出三民主义,要求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顺应了走资本主义的要求;将旧三民主义发展成新三民主义,顺应了反帝反封建的时代要求。 (2)找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3)社会主义的本质;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检验发展成败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优良品质:与时俱进,积极进取;顺应潮流,不断超越;克难奋进,无私奉献 【解析】试题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所述的世界潮流应为发展资本主义,为此孙中山主张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并为此而奋斗终生,具体体现为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旧三民主义要求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新三民主义反帝反封均适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 (2)据材料“在进行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中,开辟了一条独特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可知,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的重要贡献就在于,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即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3)本题相对比较简单,依据材料进行归纳即可,由材料“他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他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在发展中生产力是根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可以得出其内容主张。结合所学回答三位伟人的优良品质即可。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新旧三民主义;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的俄形成与发展·工农武装割据思想;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南方谈话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拙,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以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倘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材料二 受制于皇帝制度两千年,是这个民族不能逃避的命运。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比如德先生赛先生迟迟不能落脚,比如公民意识、规则意识、宽容意识的缺乏,比如熟人社会,比如守旧症非我症不合作症麻痹症,其根源都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夏商周时代或者更远的尧舜禹。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文化转型的艰难。

——张宏杰《十国皇帝的五种命运》序

1)材料一中,陈独秀认为西洋文明输入吾国后,国人的觉悟经历了哪个三阶段?其实践和结果如何?(12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分析近代中国文化转型艰难的原因。(9分)

3)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有学者认为中国文化转型呈现出传统文化现代话,西方文化本土化的趋向。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理解。(4分)

 

查看答案

材料一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佐行贾以行兵,兵贾相资,遂雄。

﹣﹣《海国图志》

材料二1898年,《孔子改制考》问世,对当时思想界震动很大,被梁启超形容为“火山喷发”。这一著作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还借用进化论的观点,论证了君主立宪制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

材料三一、颠覆现今之恶劣政府,二、建设共和政府,三、土地国有……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代替旧政府,……把过时的满清君主政体改变为“中华民国”。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1)概括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三各自的思想主张。

(2)同是向西方学习,材料二和材料三的思想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从国体、政体角度回答)

 

查看答案

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大家,其书法结构雄伟而笔法秀丽,抽象之美近乎出神入化。下图是其只有17字的名帖《妹至帖》,本帖的字体特点是

A. 笔画详备,结体严整

B. 笔画简约,线条流畅

C. 法度森严,清峻刚健

D. 横平竖直,规矩整齐

 

查看答案

李斯书写的《泰山石刻》

A. 属于成熟的“篆刻”艺术品,是“印宗秦汉”有利证据

B. 作者书写此文字的目的就在于展示其精湛的书法艺术

C. 这一作品采用的字体属于隶书

D. 虽然具有书法的美感,但从总体上看它还属于实用性文字

 

查看答案

文人画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杰出代表,它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下列绘画作品中反映这一风格的是

A. 《清明上河图》

B. 《鹳鱼石斧图》

C. 《墨梅图》

D. 《步辇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