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史记·殷本纪》中引孔安国云:“至人以人事观殷,大龟以神灵考之,皆无知吉者。”《...

《史记·殷本纪》中引孔安国云:“至人以人事观殷,大龟以神灵考之,皆无知吉者。”《尚书·盘庚》云:“肆予冲人,非废厥谋,吊由灵各,非敢违卜,用宏兹贲。”这反映出商朝

A. 专制王权的高度集中

B. 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

C. 商业贸易的相对发达

D. 自然崇拜有广泛影响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根据材料“至人以人事观殷,大龟以神灵考之,皆无知吉者”“肆予冲人,非废厥某,吊由灵各,非敢违卜,用宏兹贲”可知,夏商周时期最高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将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国家大事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王权具有了神秘色彩,故B项正确;夏商周时期还没有形成专制王权,故A项错误;C、D两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排除。所以答案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 【名师点睛】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特点: 是指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其特点典型地体现在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和周礼上。这些制度与原始社会的氏族制度有很大的区别,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也有差异,在中闰古代政治制度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主要有以卜特点: ①从内容上看,政治制度和社会关系融为一体,将“家”和“国”结合起来。血缘关系既是家族内财产分配的依据,也是国家权力分配的标准,“立长不立贤”是其典型的特点,虽然有利于国家和家族的稳定,但是不利于调动家庭成员的积极性。 ②嫡长子继承制是其最基本的原则。这不仅体现在权力的分配上,也体现在社会关系卜。嫡长子都具有较高的地位,体现出了原始社会父权思想的痕迹,也对我国以后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③分封制、宗法制和周礼相互配合,形成一套政治体系,体现了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成熟。分封制以宗法制为4本原则,宗法制维护了分封制,周礼的内容以维护宗法制和分封制为日的,三者之间互为表里,互相配合,形成一个整体。 ④对后世的影响深远。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影响在不同时期有很大的差别,第一,在周王朝初期,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扩大了西周的疆域,有利于传播中原先进的文化;第二,在周王朝后期,由于诸侯力量逐渐增强,血缘关系逐渐疏远,逐渐形成厂诸侯争霸的格局,形成了中国几百年的春秋战国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第三,周工朝灭亡后,分封制和宗法制虽然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宗法观念已经深植中华文化中,甚至影响到现在,重视血缘亲情,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费孝通先生曾将中国古代的某一制度描述为“差序格局”,即“以己为中心,按照……有差等的次序形成的关系网络。”这种差序格局的结构方式普遍存在于中国传统社会之中。其中,父子、兄弟关系是最基本的层次,是“差序格局”的模板,其它各个层次都从这里获得其构造原则。如同乡关系、师徒关系、君臣关系。据此可知,“差序格局”

A. 可能阻滞社会结构的更新

B. 使先秦血缘政治得以延续

C. 产生于儒家三纲五常思想

D. 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

 

查看答案

【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唐初在军事上实行与均田制相适应的府兵制。在长安附近各州设置军府,选拣均田农民担任府兵卫士,府兵卫士免除租调力役,自备资粮,定期轮流宿卫京师或充当边兵,“三时农耕,一时教战”。“若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则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故士不失业,而将帅无握兵之重。所以防微渐、绝祸乱之萌也。”

武则天时期,随着均田制逐渐破坏,农民为躲避沉重的徭役和兵役,逃亡日多,府兵的兵源枯竭;卫士不能按时更番轮替,边兵久征不远,难以自备资粮,“浸以贫弱,逃亡略尽”,府兵制濒于瓦解。唐玄宗时期,根据边防需要,“招募丁壮,长充边军,增给田宅,务加优恤”,由朝廷供给资粮,长期戍边。次年又下令遣返原有非招募而来的边兵,至此,征发均田农民担任卫士的府兵制演变为朝廷供给资粮的募兵制。

——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初府兵制的特点和作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玄宗时期兵制改革的原因和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类历史的大多数时候都是文明的历史而不是国家的历史,文明的历史意义比国家的意义更大。人类文明的交流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从影响来看,19世纪西方的冲击,几乎没有给中国的政治体制、社会结构和经济制度带来任何影响,真正的近代化遥遥无期。

——据亨廷顿(美国)《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

请你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评析材料中关于19世纪西方冲击的观点(说明:可对该学者观点表示赞同、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历史上工匠的生产具有非常严格的传承制度。“城乡各种手工业者通常是父子相承,职业世袭”,民间工匠技术只传于家族内是比较普遍的现象,防止技术外传是普遍遵循的一个原则。宋代史书记载:毫州出轻纱,“一州惟两家能织,相与世世代代为婚姻,惧他人家得其法也”,像这样的记载,在史书上可谓数不胜数。我国历史上一些手工业技术失传的原因,其一是工匠还没有来得及传授技术便因身体等变故而使技术中断,其二是在男性为中心的社会,高超的技术对未成年女子是保密的,主要害怕一旦女子外嫁后技术会外传,从而对本家庭造成一定的竞争,当然还有的工匠家庭因没有符合传授家传技术的男性人选而导致技术失传。

材料二1808年纽约州议会以保护富尔顿的汽船专利为由,授予汽船的投资商利文斯顿和发明者富尔顿在纽约州水域30年的汽船航行垄断权。这引起其他州报复性的仿效,汽船航运垄断在沿海和沿河(密西西比河)各州形成敌对的气氛,各州各自为政,相互报复,不允许其他州的船只进入本州。……迫于压力,1815年奥格登(新泽西州州长)从利文斯顿那里买下了从伊丽莎白城到纽约航线为期10年的垄断经营权,而汤姆斯•吉本斯(一位年轻的船主)也因经营这条航道的航运业务而违反了奥格登的特许权,被法院判侵权。……吉本斯最后上诉到了联邦最高法院。1824年2月4日,最高法院开庭审理此案,判决结论是该州建立汽船垄断的法律与联邦法律相抵触,因此无效。从此水域开放,航线增多,航运业繁荣。马歇尔(首席大法官)借机阐明了宪法中的最高条款:“纽约州的法律必须服从国会的法律……在任何情况下,国会的法律是至高无上的。”

——摘编自《吉本斯诉奥格登案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发明者专利权保护方面体现的主要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马歇尔的判决体现出的司法理念。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判决结果对美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中西方在专利保护的方式和目的方面有何差异。

 

查看答案

下图是1872—1900年官办和商办工矿企业变化情况

出现上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洋务运动的破产

B. 外商企业的刺激

C. 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D. 政府经济政策的变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