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东汉会要》记载:“西都(西汉)止从郡国奏举,未有试文之事;至东都(东汉)则诸生...

《东汉会要》记载:“西都(西汉)止从郡国奏举,未有试文之事;至东都(东汉)则诸生试家法(经术),文吏课笺奏。”这主要体现了东汉 (  )

A. 旨在保证官吏的来源

B. 奠定了门阀世族的基础

C. 注重提高官员的素质

D. 主要通过考试选拔官吏

 

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至东都(东汉)则诸生试家法(经术)”可知,地方举荐的官吏,还要进行进一步的选拔。儒生考经学,官吏考举奏,这有助于提高官员的素质,故答案为C项。题干反映的是对官员的进一步考核,官吏的来源没有改变,排除A项;B项与材料中的这种变化无关,排除;科举制使考试成为选官的主要途径,此时只是辅助措施,排除D项。 点睛:本题的解答要从材料反映的变化来看,这种变化表明在坚持原来选官制度的基础上,通过对文化知识的考查,注重提高官员的素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唐代前期,各地刺史的日常工作是与尚书省联系,唐代中后期则不同,刺史主要是向当道节度观察使请示汇报。这一变化反映了

A. 皇权强化导致尚书省的地位下降

B. 刺史权利膨胀引起中央政府警惕

C. 藩镇势力的发展削弱了中央集权

D. 中央利用分权策略加强地方控制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高层行政区经历了秦汉的郡、魏晋南北朝的州、唐朝的道、宋朝的路、元朝的行省、明朝的布政使司和清朝的省的变迁,极不稳定,变化较大。这反映出

A.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长期存在

B. 高层行政区的数量不断增多

C. 地方行政区的权利不断扩大

D. 中央与地方的分权日趋合理

 

查看答案

历史学家钱穆先生指出:“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若论汉、唐、宋诸代,中央政府的组织,皇权相权是划分的,其间比重纵有不同,但总不能说一切由皇帝专制。”其意在说明

A. 中国古代并非是政治专制、由皇帝一人独裁

B. “中国传统政治一贯专制”的说法是片面的

C. 明、清两个朝代都是一切由皇帝专制、独裁

D. 汉唐宋皇权与相权是划分的,并非皇帝专制

 

查看答案

1978年,湖北随县一座战国时期大型贵族墓葬,出土了大量文物,特别是有象征天子权威的全套青铜编钟和九鼎八簋(gui)。经考证,墓主是曾国国君乙,故称曾侯乙墓。战国时期的其他诸侯墓葬中,也发现过编钟或九鼎。这些考古发现突出说明当时

A. 经济大发展使贵族陪葬品更加丰富

B. 物质的富足刺激了精神生活的需求

C. 青铜是当时财富和权势的主要象征

D. 森严的等级秩序遭到破坏

 

查看答案

礼是指较固定的行为准则,敬鬼神节仪尤成为原初的礼的核心部分;但春秋时,礼经人为理性化而被灌入政治人文主义内容。这一变化主要体现了

A. 人的自觉意识觉醒

B. 社会等级秩序的恢复

C. 礼制社会功能加强

D. 孔子地位的社会认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