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雍正帝)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

(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雍正帝)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材料二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计共设户关26个,工关5个……清代税关对商船户缴纳也极为苛重。全国又缺乏统一税率,以致各关税敢于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田,没收财货……李仁龙奏称,关税害商,有单书之弊、包揽之弊、关牙之弊、量船之弊等五弊。在这样的苛税下“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

材料三(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看,雍正帝是怎样看待农工商之间的关系的?他的根据是什么?

(2)材料二、三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这种现象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会产生什么影响?

 

(1)观点:“农本商末”、“重本抑末”。根据:他认为,农业为四民提供粮食,是本业;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更需要驱民归农,才能国富民安;工商业不能生产粮食,且与农业争夺劳动力。(5分) (2)社会现象:清政府广设钞关,不法官吏巧立名目,对商人苛征重税,大量商业资本投向土地买卖。影响: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影响了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的流通,影响了商业资本的积累,不利于手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对农业发展也是不利的。(6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二战后,欧美地区专业技术人员、经理阶层,学校教师、办公室工作人员等“新中产阶级”日益增多,逐渐取代小企业主、小农场主等“老式中产阶级”而居主导地位,这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经济……密切相关。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有

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②新经济的出现

③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和发展

④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下图为美国劳动力构成变化

造成美国劳动力构成变化的原因是

A.互联网时代,非体力劳动人员急剧增加,体力劳动人员急剧减少

B.经济危机导致大量体力劳动者失业

C.出于冷战的需要,美国大力发展科技,非体力劳动者人员急剧增加

D.第三次科技革命使得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查看答案

工业革命开始后,亚当·斯密提出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在以后的一百多年里,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二战后,凯恩斯主义盛行,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20世纪70年代后,面对经济滞涨,资本主义国家又减少对经济的干预,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 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摇摆不定

B.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随生产力发展相应调整

C. 没有哪种经济政策可保资本主义经济持续繁荣

D. 资本主义国家尝试建立计划加市场的混合经济

 

查看答案

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三大经济理论。它们诞生的时代背景分别是

A. 商业革命、信息革命、知识经济

B. 商业革命、工业革命、经济危机

C. 市场化、区域化、全球化

D. 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

 

查看答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道奇妙的分水岭,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十分清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企图修复这个社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领域对自身进行修复的成果是

A. 知识经济的兴起

B. 第三产业比重的提高

C.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D. 福利国家的形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