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出现过不少皇帝权力受到凌夷,无力或不能执掌权柄的现象,这些人或受制于母后、外戚,或受制于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导致权力萎缩或丧失。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A. 君主年幼或君主无能
B. 儒家思想存在的弊端
C. 君主专制制度
D. 没有及时调整统治政策
明朝初期举行“乡饮酒礼”时,饮宴之前要先读律令,还宣读刑部颁布的其他有关文件,并致训诫辞。有乡民若被全体与会者指摘为“顽民”,按情节可呈明政府,充军边疆。这反映明初
A. 政府注重宣传宗族自治的思想
B. 乡村管理追求民主
C. 重视宣传法规以强化地方治理
D. 统治重心转向乡村
西汉丞相公孙弘在自己的府邸里建造“客馆”,以招揽才学之士。公孙弘去世后,“李蔡、严青翟、赵周、石庆、公孙贺、刘屈氂继踵为丞相,自蔡至庆,丞相府客馆丘虚而已。至贺、屈氂时,坏以为马厩、车库、奴脾(婢)室矣!”这段材料客观上反映出了
A. 中央与地方斗争激烈
B. 西汉时丞相更替频繁
C. 丞相有任免官员权力
D. 丞相权力逐渐被削弱
西周实行分封制,受封的诸侯拥有自己的武装,一些大的诸侯国不断地扩充实力向周边的蛮、夷、戎、狄等少数民族用兵,兼并其土地,控制其人口,进行思想文化渗透;受封的偏远诸侯国也逐步接受了中原先进文化。这主要表明分封制
A. 诸侯国与中央是松散的联盟关系,中央王朝尚未实行权力高度集中
B. 将建立地方政权与加强周朝统治结合起来
C.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建立国家大一统局面
D. 推动了中原文明的传播,促进了民族融合
古代的每个民族都喜欢“谈天说地”,西方人喜欢说“天上”,而中国人更喜欢说“天下”,甚至认为,“凡我族类,其心必同”,可以共“天下一家”;“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那就不是一个“天下”,而是“不共戴天”。这说明古代中国的“天下”
A. 和近代“国家”概念基本相同
B. 严格按照民族区域进行划分
C. 其区分标准主要是“文化认同”
D. 专指汉民族所在的中原地区
“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据此可知,礼乐制度中,“乐”的主要社会功能是
A. 压抑人的个性和创造性
B. 塑造人群的集体认同
C. 促使君子庶人地位平等
D. 明确社会的等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