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基辛格影响下,尼克松结束了遏制政策,转而采取一项新政策,...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基辛格影响下,尼克松结束了遏制政策,转而采取一项新政策,其宗旨是在中国、苏联和美国之间建立均衡,同时与日本和西欧保持良好关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对日本的政策由遏制转而扶植

B. 美国国家战略的调整

C. 尼克松时期对中国的政策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

D. 世界形势缓和,美国对苏遏制政策开始改变

 

B 【解析】题干所述时间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美苏冷战进入苏攻美守的阶段,所以不可以说世界形势缓和,因而D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当时日本和西欧实力逐渐增强,开始挑战美国的霸主地位,而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出于自己全球战略的需要,开始谋求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同时也与日本和西欧保持良好关系,以期改变美苏冷战的不利地位,故选B;美国对日本的政策由遏制转而扶植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初,不符合上述时间,故排除A;尼克松时期,中美并没有实现建交,所以只能说关系改善,不可以说是出现了根本性变化,故C的说法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某一场战役中,胶东解放区的一支民工小车队踊跃运粮运弹药支援前线。此次战役胜利后,在毛主席“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号召指引下,这支民工小车队参加了水手连,配合解放军攻克了南京。据此判断这场战役可能是

A. 淮海战役

B. 辽沈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查看答案

中国所进行的反法西斯战争及伟大抗日卫国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战中,吹响了盟国向日本法西斯进攻的号角的是

A. 《大西洋宪章》

B. 《联合国家宣言》

C. 《开罗宣言》

D. 波茨坦公告

 

查看答案

1940年8月26日,中国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致电朱德:“顽寇陆续增兵,企图扫荡华北,截断我西北国际交通,兄等抽调劲旅,事以迎头袭击,粉碎其阴谋毒计,至深佩慰。”该电文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

A. 策应了远征军赴缅作战的行动

B. 已成为进行抗战的主要力量

C. 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D. 配合了国民党太原会战的进行

 

查看答案

1938年3月,国民政府教育部长陈立夫发表《告全国学生书》,指出:“国防之内涵,并不限于狭义之军事教育,各级学校之课程不为必须培养之基本知识,即为所由造就之专门技能,均各有其充实国力之意义。纵在战时,其可伸缩者亦至有限,断不能任意废弃,致使国力根本动摇,将来国家有无人可用之危险。”材料表明国民政府战时教育的基本方针是

A. 为中华民族持久抗战储备人才    B. 与国民政府的抗战路线相呼应

C. 强化国民政府在大学的党化教育    D. 战时抗敌教育与战后建国教育相统筹

 

查看答案

1930年,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道:“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的头脑和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置他的最后死命。这一斩断统治阶级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的残酷争斗,主要是靠工人阶级的最后激烈斗争—武装暴动。”这表明

A. 是对中国国情正确分析基础上作出的结论

B. 中共尚未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C. 实际上是对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否定

D. 强调农村与城市革命协调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