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演变简表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演变简表

阶段

演变

萌芽于战国

①理论:韩非子中央集权的理论

建立于秦朝

①确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颁布《秦律》

②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巩固于西汉

①实行刺史制度②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

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完善于隋唐

①实行三省六部制②创立和完善科举制

加强于北宋

①解除禁军将领的调兵权,实行更戍法;建立禁军②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政、军、财权;地方派文官做知州,与通判互相牵制;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新发展于元朝

①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分掌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②实行行省制度

空前强化于明清

①明朝废丞相,相权分六部,地方设三司分权;②清朝前期设南书房,后设军机处③八股取士

衰败于晚清

①国门洞开,政治、经济主权逐步沦丧

②鸦片战争后,新的经济成份出现

 

 

 

材料二  雍正七年(1729年),为方便及时处理西北地区与准部的作战军务,始设军需房。雍正八年,设立军机处。军机处承旨办理机务.取代了议政王大臣会议诸王参预政务的权力。军机处大臣随时由皇帝在满、汉大学士及各部尚书、侍郎中选定,即所谓的“无专官”。凡被选入军机处的大臣,都是皇帝宠眷的亲信,参与军国大政,但决定权在皇帝。

——摘编自朱绍候、张海鹏、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下册

材料三  当辉格派在政治上长期处于优势地位期间,他们的领导人罗伯特·沃尔波也长期(1721-1742年)担任政治上的重要职务。1714年辉格派在大选中获胜后,次年沃尔波被任命为财政大臣,不久解职,但于1721年重新被任命为财政大臣。在当时的内阁大臣中,财政大臣总是处于首要的地位,也就是首席大臣。人们有时直接称他为“首相”,意指他的地位在各大臣中的重要性和权力等方面都处于首要的地位。事实上,沃尔波是英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内阁首相。他虽然是由国王任命的,但他的权力实际上来自下院中辉格派的支持。在他的内阁中,大臣们都依附子他,尽管他们名义上也是由国王任命的。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中国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主要趋势及其衰败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中英两国政体的不同及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1)趋势:加强皇权,削弱相权;中央集权加强,地方权力削弱;监察制度日益完善。 原因:西方列强入侵,统治危机加剧;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封建经济逐渐瓦解,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资产阶级的改革和革命的冲击等。 (2)不同: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英国:君主立宪制。 影响:中国: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巩固了小农经济;阻碍了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使中国落后于世界历史发展潮流。 英国: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有利于政局稳定;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对其它国家的民主制度提供借鉴和示范。 【解析】(1)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趋势:由材料一中的的“实行三省六部制”、“解除禁军将领的调兵权,实行更戍法;建立禁军”、“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政、军、财权”、“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分掌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明朝废丞相,相权分六部”、“清朝前期设南书房,后设军机处”等信息可以得出趋势是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由“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地方派文官做知州,与通判互相牵制;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实行行省制度”、“地方设三司分权”等信息可以得出趋势是中央集权加强,地方权力削弱;由“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实行刺史制度”、“地方派文官做知州,与通判互相牵制”、“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分掌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等信息可以得出监察制度日益完善。 原因:这一题需要用中外关系、中国自身的政治、经济和思想等角度考虑。由材料一中的“衰败于晚清”一栏的信息可知西方列强入侵,统治危机加剧;封建经济逐渐瓦解。由所学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可知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资产阶级的改革和革命的冲击等均是其原因。 (2)这一题需要“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同:由材料二中的“凡被选入军机处的大臣,都是皇帝宠眷的亲信,参与军国大政,但决定权在皇帝”和所学清朝时期的历史知识可知中国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英国:由材料二中关于内阁首相的相关表述及所学英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可知英国当时是君主立宪制。影响:可分别从对本国政治、经济和对国际的影响角度考虑即可。根据所学中国古代史君主专制制度的相关知识可知中国的这一制度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巩固了小农经济;阻碍了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使中国落后于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由所学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相关知识可知,英国的这一制度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有利于政局稳定;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对其它国家的民主制度提供借鉴和示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通过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新中国

A. 发挥了大国应有的政治影响力

B. 促成了“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

C. 确立了不结盟运动的领袖地位

D. 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团结

 

查看答案

《美国宪政历程: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中说,历史经验证明,宪法的重要性在于民众对它的信任,而民众的信任完全建立在宪法能否约束政府、约束代表民意多数的议会以及维护民众的个人自由和基本权利的基础上。美国宪法取得民众“信任”的主要方式是

A. 分权制衡

B. 人民主权

C. 联邦制

D. 选举总统和议员

 

查看答案

“中国梦”记录着中华民族饱受屈辱到赢得独立解放的非凡历史;“中国梦”承载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据此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判断下列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A. 天朝惊梦—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建国梦成—富强梦启航

B. 天朝惊梦—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富强梦启航—建国梦成

C. 天朝惊梦—富强梦启航—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建国梦成

D. 天朝惊梦—自强梦碎—专制梦醒—建国梦成—富强梦启航

 

查看答案

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我国把外交立足点转向两个中间地带:亚非拉美是第一个,欧洲、北美加拿大、大洋洲是第二个中间地带,我国外交发生这一转向的原因是

A. 亚非拉美国家实现了民族独立

B. 西欧和日本开始挑战美国地位

C. 国际力量出现分化,中苏关系恶化

D. 苏联经济改革失败,美日欧形成鼎足

 

查看答案

很多重要领导人如汪精卫、孙科、宋子文、毛泽东、董必武、吴玉章、何香凝、唐生智等均在这个政府工作过。他们在这里共作出200多项重要决议,内容涉及整顿交通、金融,处理劳资纠纷,惩治土豪劣绅等。这个政府是指

A. 南京临时政府

B. 武汉国民政府

C. 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

D. 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