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图反映了19世纪60∽80年代中国棉布、棉纱进口的变化。以下说法能够对这一变化...

下图反映了19世纪60∽80年代中国棉布、棉纱进口的变化。以下说法能够对这一变化作出最合理解释的是

A. 棉纱进口增多影响棉布生产

B. 列强暂缓对华经济侵略

C. 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D. 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D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棉布”属于制成品,19 世纪60~80 年代中国棉布(成品)进口整体上变化不大,说明中国经济对外国经济侵略有抵制作用;“棉纱”属于原料,19 世纪60~80 年代棉纱进口增加,说明对国外廉价原料需求量增大;故可知这个时期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和图示信息描述吻合,所以选D。棉纱进口增多,说明棉布生产量增大,排除A。一战期间,列强忙于欧战,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自然经济的抵抗与棉布进口不大有一定关系,但与棉纱进口增加的史实不符,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棉布、棉纱进口的变化趋势”,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费正清早期的著作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是儒学的、农业的和官僚的社会,不能调适成商业的、工业的和国家主义的西方社会”的结果。此观点

A. 以文明史观掩盖了战争的本质

B. 肯定了中国维护主权的正义性

C. 揭露了英国阴谋侵略中国的野心

D. 科学地指明了鸦片战争的性质

 

查看答案

明清时期手工作坊主赚钱后多买田置地,18世纪的英国商人在经商致富后第一件要做的事也是在乡村购买田地或与土地贵族联姻。导致这种现象的共同原因是

A. 土地贵族掌握政权

B. 农业收入稳定

C. 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 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查看答案

元大德九年,中书省下达公文,谴责各行省应决不决,泛滥咨禀的做法。然而,对重事并创支钱粮,仍重申必合咨禀的旧制。中书省此举的真实意图是 (   )

A. 增强行省政务禀报的意识    B. 摆脱地方繁重政务的干扰

C. 中央集权与高效行政兼顾    D. 创造条件扩大地方自主权

 

查看答案

宋代是中国古代经济立法最为活跃的时期之一。史称,“官中条令,为(田产)交易一事最为详尽。”这反映了宋代

A. 税制发生重大调整

B. 土地私有不断深化

C. 自耕小农发展壮大

D. 经济结构面临转型

 

查看答案

唐朝时掌权的宦官常以枢密使的名义削夺宰相的职权而干预朝政甚至参与包括宰相在内的大臣的任命。后来发展到与宰相共参政事“宰相掌文枢密掌武”。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中央集权逐渐衰落

B.君主专制日益加强

C.宰相成为宦官附庸

D.二府三司制雏形出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