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中国各区域港口进出口贸易值占全国的百分比(%)对比表。导致表中数据变化的背景是
| 东北 | 华北 | 上海 | 长江流域 | 华南 |
1895年 | 1.7 | 5.2 | 51.1 | 2.1 | 39.9 |
1931年 | 17.0 | 17.1 | 34.2 | 13.7 | 17.9 |
A. 日本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 中国成为世界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C.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不均衡发展
D.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波及到中国
【答案】A
【解析】根据表格数据可知,东北、华北港口进出口贸易值占全国的百分比增长快,这和1895-1931年日本加紧侵略中国东北、华北有关,A项正确。进出口贸易值占中国百分比不能反映中国在世界市场的重要地位,排除B。表格信息反映中国各区域港口进出口贸易值的百分比变化,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不均衡发展无关,排除C。表格信息反映中国各区域港口进出口贸易值的百分比变化,没有涉及经济危机的信息,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题型】选择题
【适用】一般
【标题】湖南省益阳市、湘潭市2018届高三9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关键字标签】
【结束】
下表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民主政治形式的不懈探索.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时期 | 制度名称 |
国民革命时期 | 农民协会和罢工工人代表大会制度 |
土地革命时期 | 苏维埃代表会议制度 |
抗日战争时期 | 参议会制度和三三制 |
解放战争时期 | 世界(各级)人民代表会议 |
新中国成立后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A.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制度缺乏广泛代表性
B.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制度探索具有独创性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建国以前就已经开始萌芽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性质
美国军事史学家塞穆尔·格尔斯曾指出:“他们(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忍耐难以言状的艰难困苦;能够战胜途中大自然好像决意要阻挠他们前进而向他们提出的一切挑战;能够击败下定决心要消灭他们的敌人而达到自己的目的……边行军边打仗;同样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同样生存下来了。”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B. 红军长征
C. 开辟敌后战场
D.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关键信息 “忍耐难以言状的艰难困苦”“战胜途中大自然”“边行军边打仗”“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等,可知史实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B项正确。毛泽东开辟井冈山根据地与题干中“能够战胜途中大自然好像决意要阻挠他们前进而向他们提出的一切挑战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不符,排除A。中共开辟敌后战场的艰辛与题干中“能够战胜途中大自然好像决意要阻挠他们前进而向他们提出的一切挑战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不符,排除C。千里跃进大别山,与题干中“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不符,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题干“忍耐难以言状的艰难困苦”“战胜途中大自然”“边行军边打仗”“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等信息,可知是红军长征。
【题型】选择题
【适用】一般
【标题】湖南省益阳市、湘潭市2018届高三9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关键字标签】
【结束】
下表为中国各区域港口进出口贸易值占全国的百分比(%)对比表。导致表中数据变化的背景是
| 东北 | 华北 | 上海 | 长江流域 | 华南 |
1895年 | 1.7 | 5.2 | 51.1 | 2.1 | 39.9 |
1931年 | 17.0 | 17.1 | 34.2 | 13.7 | 17.9 |
A. 日本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 中国成为世界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C.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不均衡发展
D.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波及到中国
《纽约时报》某驻华记者在回忆录中述及“广州聘请苏联顾问”“武汉群众集会庆祝胜利”“上海的英、美、日租界忙着增兵助防”“攻克南京”“北京周边战事连连”等。这些情形出现于
A. 辛亥革命时期
B. 五四运动时期
C. 国民革命时期
D. 全面抗战时期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信息可以判断,该回忆录描述的是1924-1927年的国民大革命运动。20世纪20年代,苏俄向广州革命政府派出了大批军事顾问,苏联军事顾问在广州革命政府发挥了重要作用。1926年,广东革命政府出师北伐,攻克武昌、南京、上海等城市,把革命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辛亥革命爆发于1911年,而苏联成立于1922年,A项与“广州聘请苏联顾问”不符;B五四运动和D全面抗战都不符合“武汉群众集会庆祝胜利”、“攻克南京”等信息,故选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革命时期
【题型】选择题
【适用】较易
【标题】【百强校】2015-2016学年浙江绍兴一中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带解析)
【关键字标签】
【结束】
美国军事史学家塞穆尔·格尔斯曾指出:“他们(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忍耐难以言状的艰难困苦;能够战胜途中大自然好像决意要阻挠他们前进而向他们提出的一切挑战;能够击败下定决心要消灭他们的敌人而达到自己的目的……边行军边打仗;同样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同样生存下来了。”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B. 红军长征
C. 开辟敌后战场
D.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纽约时报》某驻华记者在回忆录中述及“广州聘请苏联顾问”“武汉群众集会庆祝胜利”“上海的英、美、日租界忙着增兵助防”“攻克南京”“北京周边战事连连”等。这些情形出现于
A. 辛亥革命时期
B. 五四运动时期
C. 国民革命时期
D. 全面抗战时期
石约翰对《清季外交史料》中的“主权”二字进行统计,发现从1875年至1894年间,“主权”二字仅在每百页出现一次”,而从甲午战后的1895年起,“主权”二字的出现频率显著增加。这反映出
A. 晚清政府坚持“天朝上国”思想
B. 甲午战后中华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C.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D. 西方的“主权”思想已引入中国
下图反映了19世纪60∽80年代中国棉布、棉纱进口的变化。以下说法能够对这一变化作出最合理解释的是
A. 棉纱进口增多影响棉布生产
B. 列强暂缓对华经济侵略
C. 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D. 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