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6世纪后)中国农民除了种植双季稻外,他们还可以种甘蔗、烟草或其他的经济作物...

“(16世纪后)中国农民除了种植双季稻外,他们还可以种甘蔗、烟草或其他的经济作物,或动员他们家庭的女劳动力从事织绸或织布的手工业。”该现象说明当时的中国

A. 农产品完全商品化    B. 传统农业结构变化

C. 农业经济逐渐衰退    D. 私营手工业的进步

 

B 【解析】根据“他们还可以种甘蔗、烟草或其他的经济作物,或动员他们家庭的女劳动力从事织绸或织布的手工业”表明农民除了种植粮食作物外,还种植经济作物,满足市场需要,反映了明清时期农产品日益商品化,农民生产的目的不仅仅是自给自足,传统农业结构变化,故B正确;A、C不符合史实,排除;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抗日战争胜利后,面对全国各收复区的日伪产业,国民政府派出大批军政官员前往接收,一时间各种接收机关林立,仅平、津、沪、杭四地就有此类部门175个。这一做法使

A. 民族工业迅速恢复发展    B. 官僚资本开始出现

C. 民族资本主义开始衰落    D. 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加强

 

查看答案

光绪十八年(1892)镇江口海关报告称:“北方各处之人,俱购洋棉纱自织,其织成布匹较市中所咨价廉而坚。”这一现象表明

A. 洋布具有价格优势

B. 小农经济迅速解体

C. 手工织布业继续发展

D. 政府经济政策转变

 

查看答案

19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输出的茶占世界总输出量的50%以上,而到1920年只占了6.2%,中国已失去主要丝茶输出国的地位。与此同时,西方却大量向中国倾销农产品和工业品。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国沦为了世界市场的附庸    B. 清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

C. 中国小农经济逐渐走向瓦解    D.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查看答案

19世纪后30年,西方某国钢铁企业的数量减少了近140个,而工人总数却增加了近两万人,产量增加了近3000万吨,投资额增长了近五倍。材料所述现象的直接推动因素是

A. 早期殖民扩张

B. 钢铁行业的萎缩

C. 第一次工业革命

D. 第二次工业革命

 

查看答案

186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建设横贯大陆铁路的方案,鼓励私营公司向铁路投资,政府予以补贴。其后美国掀起了兴建铁路的狂潮。1869年后多条横贯大陆的干线相继竣工。美国交通业的发展

A. 导致垄断企业控制国家交通    B. 有效防止了南北战争的爆发

C. 体现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D. 推动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