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了扩充人的善...

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A. 王道和民主政治

B. 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

C. 仁政和道德教育

D. 实行人治和法制

 

C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孟子主张“性本善”,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所以要实行仁政来恢复和扩充人的善性;苏格拉底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倡导人应该具备美好的道德,而美德来自于知识,于是他进一步提出“美德即知识”,即利用道德教育来扩充人的善性;故C项正确。孟子主张仁政、苏格拉底主张实行道德教育,与孟子主张实行王道和苏格拉底主张民主政治无关,排除A。孟子没有提出加强君主专制的主张,排除B。苏格拉底也没有主张法制,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李贽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反对理学家只谈义理不谈功利的虚无说教。以上主要反映了“异端”思想家李贽

A. 倡导“经世致用”思想    B. 主张以“法治”代替“人治”

C. 提倡拜金主义,发展工商实业    D. 反对封建纲常名教

 

查看答案

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另立新君)。”而董仲舒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相对于孟子,董仲舒的主张

A. 否认绝对服从专制君主

B. 强调对君主暴政的制约

C. 修改了儒家君臣关系理念

D. 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

 

查看答案

“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以上反映的思想始于(   )

A.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B.汉初“无为而治”的思想

C.汉武帝时期的儒家思想D.宋朝程朱理学

 

查看答案

冯天瑜著《中华文化史》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下列言论体现两翼思想的是

A. 清净无为天下正——明主治吏不治民

B. 知其雄,守其雌——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

C. 民贵君轻——“以法治国”

D. 反者道之动——治强生于法

 

查看答案

1958~1964年期间,苏联农业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只有1.7%,1964年苏联不得不从国外进口粮食;1963年时,管理工业的机构不仅没有像原来设想的那样有所精简,反而扩大了二三倍。这说明前几年实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没能发挥作用。符合材料中“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是

A. 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B. 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C. 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行政命令    D. 调整所有制结构促进个体劳动者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