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同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

阅读下列材料,同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使英国第一个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开始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

材料二  19 世纪 70 年代,南洋归侨陈启沅在广东南海创建继昌隆缫丝厂·下图是该厂蒸汽锅炉和缫丝机的图纸。

——引自王静芳《华人世界》

材料三  1840 年以来,坚船利炮、声光化电、西艺西政曾依次成为中国人概括外来之物的用语。这个次序反映了认识的逐层深化。……在一片风雨之势中,来自异域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急速地渗入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新的政治制度”是指什么制度? 依据材料一,说明这二制度的确立对英国有何重大意义?

(2)依据材料二,指出在西方的冲击下,中国经济领域出现了哪些新现象?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先后历经了哪几个阶段?请你谈谈对西方“急速地渗入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的总体认识。

 

(1)制度:君主立宪制。 意义:为英国走向近代化(现代化)奠定基础。 (2)现象:使用大机器生产;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3)阶段:器物、制度、思想。 认识: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解析】(1)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制度,根据材料“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可知该制度是君主立宪制。第二小问意义,根据材料“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使英国第一个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开始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即可归纳意义。 (2)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二“广东南海创建继昌隆缫丝厂”和图示可知新现象是使用大机器生产,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3)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阶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先后历经器物、制度、思想三个阶段。第二小问认识,结合列强入侵的影响即可知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新文化运动时期出现了文言文与白话文之争。林纾在《论古文之不宜废》一文中指出:“知腊丁(拉丁文,欧洲的古语)之不可废,则马班韩柳(司马迁、班固、韩愈、柳宗元)亦自有其不宜废者”。林纾反对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主要是基于

A. 传统文化的传承性

B. 语言发展的规律性

C. 中华文明的完整性

D. 中西文化的关联性

 

查看答案

金耀基教授在《文化自觉、全球化与中国现代性之构建》中指出:“甲午一战,天朝再败于东邻维新之岛国日本,举国深感耻痛,中国知识精英痛定思痛之余,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中国“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的主要表现是

A. 学习西方的器物

B. 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C. 变革中国的政治制度

D. 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查看答案

“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此情况在法国尤其突出,极富幻想天分的法国人还自然地由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会例外。”为此,法国思想家

A. 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

B. 打出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

C. 率先提出人人都可以与上帝直接对话

D. 希望用理性迎来民主、科学的新时代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心如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段话体现的核心思想是

A. 反对君主专制

B. 主张三权分立

C. 主张社会契约

D. 提倡人民主权

 

查看答案

当我说文艺复兴是一个表现的时代时,我的意思是说:人们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而由皇帝和教皇告诉他们如何做、如何想。他们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据材料,作者认为文艺复兴的意义在于

A. 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

B. 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

C. 冲破了封建等级观念

D.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