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王阳明于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因反对宦官刘瑾,被谪贬至贵州龙场(今贵阳西...

王阳明于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因反对宦官刘瑾,被谪贬至贵州龙场(今贵阳西北修文县境内)当驿丞。在龙场这既安静又困难的环境里,王阳明结合历年际遇,日夜反省,终于在一天夜里,悟得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的道理,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这表明王阳明

A. 把理学发展到心学阶段    B. 对朱熹理论一直深信不疑

C. 否定了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    D. 通过格物致知悟得圣人之道

 

C 【解析】试题分析:把理学发展到心学阶段的是南宋的陆九渊,王阳明只是把心学推向一个新的高度,A错。从材料中的“日夜反省”、“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以往追求真理于事物是谬误)的认识,可以看出,王阳明已经质疑程朱理学“格物致知”的学说,B、D项错误,均排除。正确答案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陆王心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北宋尚有河东狮子吼,而到了南宋妇女裹脚”“贞洁牌坊等现象比比皆是。宋代是妇女社会地位急转直下的时代。宋代女性地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精耕细作的农业需要更多男性

B. 商品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观念

C. 传统思想演变影响了社会生活

D. 军事政策改变导致军队人员增加

 

查看答案

以下收录某部著作中的一段师生对话录:

生:必有是理,然后有是气,如何?

师:此本兄先后之可言,然比欲推其所从来,则需说先有是理。然理又非别为一物,印存乎是气之中,无是气,则是理亦无挂搭处……”

其中的

A.

B.

C.

D.

 

查看答案

元代修史,朱熹及其门人弟子被列入《道学传》,而陆九渊等人则被列入《儒林传》。明代,道学之名逐渐被理学取代。到清代,陆九渊被列入《理学传》而不入《儒林传》。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明代理学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B. 儒学发展成严密的思想体系

C. 士大夫批判道学的虚伪说教

D. 道学将理学和心学融为一体

 

查看答案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写道:“草有妨碍,理亦宜去,去之而已。偶未即去,亦不累心。若着了一分意思,即心体便有贻累,便有许多动气处。”在此王阳明认为

A.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B. 恶之起源、人心合有

C. 一循于理、动静合一

D. 知行合一、本心体悟

 

查看答案

朱熹在其编纂的《大学》中指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朱熹此话的意图是

A. 强调知识分子要加强自身的修养

B. 鼓励知识分子加强科学研究

C. 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D. 强调知识分子应该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