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文明是有结构的。任何一种文明,都有三部分组成:方式...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文明是有结构的。任何一种文明,都有三部分组成:方式、精神和价值。方式涵盖了经济生活方式、家庭结构方式、社会组织方式、身份认同方式、政治管理方式等方面。价值就是一个民族的核心信仰。精神表现为人本精神、现实精神和艺术精神。价值外化,就表现为精神。精神落实,就表现为方式。方式其表,精神居中,价值是内核,“是为文明三要素”。

——据易中天《文明的意志与中华的位置》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文明的结构”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示例一 论题:古代中华农耕文明的结构 论点:古代中华农耕文明主要由儒家价值观、人本精神、小农经济和中央集权制度组成。 论证:从文明的精神层面看,战国时儒家的仁礼思想、墨家的兼爱非攻,宋明理学强调人的道德人格和社会责任感都体现了中华文明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从文明的价值层面看,西汉武帝以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中华传统文明的核心价值。宋明以来,理学的产生发展,进一步强化了儒学的主流地位。 从文明的方式来看,春秋以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古代中国社会最基本的产生方式。秦以后确立的中央集权制适应了经济基础的需要,历代不断加以完善发展,成为古代中华文明的基本政治制度。 示例二 论题: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结构 论点:近代西方工业文明主要由自由平等的核心价值、人文主义精神、资本主义机器生产和民主代议制组成。 论证:从文明的精神层面看,近代西方文明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宣扬,人文主义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方面。 从文明的核心价值看,西方文明最核心的价值就是自由平等。启蒙运动把文艺复兴以来萌芽的自由平等意识推向成熟且日益深入人心。 从文明的方式来看,西方经过工业革命,确立了机器大生产的生产方式,从而完成工业化。在自由平等观念的推动下,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确立并逐渐完善,成为西方工业文明的基本政治制度。 (考生可选取古希腊罗马文明、近代中国文明、新中国文明、苏联社会主义文明等论题来进行阐述) 【解析】本题按以下结构给分 (一)论题(2分)。论题须围绕“文明的结构”展开,才可得2分,如果跑题,不得分。 (二)论点(2分)。论点也就是结论。结论须说清楚文明的代表及其组成的要素(2个以上要素),才可得2分。 (1)如果论题包含了论点,可得4分。 (2)如果只有论题并没有观点,只可得2分。 (3)由于答题习惯,考生的观点往往放在行文末尾,如合符要求,同样给分。 (三)结合史料,有2-3个史实做支撑(4分)。 (四)具体论证(4分)。紧扣论题和论点,论证有逻辑,史论结合。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概括材料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在总体上具有一定难度,属于观点评析题,解答本题,要做到:一、要对材料所表述的史实进行准确归纳、概括,二、对提炼出来的相关观点,要结合所学相关史实进行论证说明,做到有理有据,论证说明要充分;第三、论证说明的过程,要符合史实,言之有理,言之成文。示例一:第一.根据材料文明的结构包含方式、价值、精神三方面,以古代中华农耕文明的结构为例,概括观点为古代中华农耕文明主要由儒家价值观、人本精神、小农经济和中央集权制度组成。第二.围绕观点,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论述,关于文明的精神层面可从儒家思想的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进行分析;关于文明的价值层面可从儒学成为中华传统文明的核心价值方面进行分析;关于文明的方式层面可从小农经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方面进行分析。最后升华总结为由儒家价值观、人本精神、小农经济和中央集权制度组成中华农耕文明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示例一:第一.根据材料文明的结构包含方式、价值、精神三方面,以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结构为例,概括观点为近代西方工业文明主要由自由平等的核心价值、人文主义精神、资本主义机器生产和民主代议制组成。第二.围绕观点,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论述,关于文明的精神层面可从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关于文明的价值层面可从西方文明最核心的价值--自由平等方面进行分析;关于文明的方式层面可从工业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等方面进行分析。最后升华总结为由自由平等的核心价值、人文主义精神、资本主义机器生产和民主代议制组成近代西方工业文明辉煌灿烂、影响深远。 (考生还可选取古希腊罗马文明、近代中国文明、新中国文明、苏联社会主义文明等论题来进行阐述,论述结构包含方式、价值、精神三方面,答题时分别答出三方面的内容即可,注意要史论结合,一分材料说一分话。) 点睛:解答本题要紧扣“两材”: 解答历史材料题,要紧紧依托两个“材”,一个是命题者提供的“材料”,解题时紧扣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任何一种文明,都有三部分组成:方式、精神和价值”等,这是解答试题的最主要的依据;另一个是教材,通过试题中材料的指引,回归教材,解题时回顾教材中关于“古代中华农耕文明主要由儒家价值观、人本精神、小农经济和中央集权制度”“近代西方工业文明主要由自由平等的核心价值、人文主义精神、资本主义机器生产和民主代议制”等相关内容。学生能把“材料”和“教材”完美地结合起来,回答问题就会得心应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宗祖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

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国课早完(完粮纳税),即囊橐(粮仓)无余,自得至乐。

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节选自(明)朱柏庐《朱子家训》

材料二中国的近代家庭教育起步较晚。1903年,张百熙等人编订《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强调了家庭通过现代科学的方法抚养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责任。民国初年,广东省省长朱庆澜撰写《家庭教育》一书,书中除继承了对未成年子弟教育的优良传统外,还根据当时国民的弱点和近代国家发展的要求强调了“制苟且的教育”“公德的教育”“军国民的教育”等理念。南京国民政府于20世纪40年代先后颁布了《家庭教育实验区设施办法》等法规积极推行家庭教育,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教育、卫生等四个方面,其中家庭教育实验区在政治方面的目标为“了解并信仰三民主义;具有注意时事的习惯;能积极参与地方自治活动及各种民众组织”。《推行家庭教育办法》中特别规定“各级学校推行家庭教育,教职员学生均应参加,并以女教职员学生为主体,推行各项工作。此外,南京国民政府规定在各级政府组织均应设置家庭教育组织机构,负责推行家庭教育。

——摘编自吕雯慧《略论近代政府对家庭教育的改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特点及其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家庭教育出现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查看答案

考茨基等人指责列宁,他们把十月革命比喻为一个怀孕的妇女,想通过“疯狂万分地猛跳”“把她无法忍受的怀孕期缩短”,断言“这样生下来的孩子,通常是活不成的。”据此判断,考茨基等人认为十月革命

A. 开创了俄国社会发展的新道路    B. 创立了城市中心的革命新道路

C. 实践了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    D. 违背了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查看答案

英国政治学家海伍德认为“‘革命是一个破坏与取代旧秩序的戏剧性与深远性的变化过程。政治革命是包含超出法律范围的大众行为的群众起义,它们通常(并不必然地)带有暴力的色彩。社会革命是所有制和经济制度的变革。按照海伍德的观点准确描述20世纪上半期发生在苏俄的革命应该是(    )

A. 社会革命源于政治革命的完成

B. 政治革命先于社会革命开始

C. 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同时完成

D. “十月革命二月革命彻底

 

查看答案

1871年4-5月的颁布了一系列措施:取消市场经济自由交换的原则,禁止企业克扣工人工资;没收逃亡富人的住宅,供无家可居的工人居住;对贫困的劳动者实行社会救济等。这些措施有利于

A. 打碎旧的国家机器    B. 切断临时政府的财政支持

C. 维护劳动者利益    D.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查看答案

巴黎公社在18714月发布法令:未经司法代表批准,不得进行逮捕;禁止非法搜查民宅与征用物资,违者逮捕。尤其禁止任何对人身自由的侵犯。这反映出巴黎公社

A. 坚持法律至上的原则

B. 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C. 完善了法国法律制度

D. 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