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王起传》说:“贡举猥滥,势门子弟,交相酬酢;寒门俊造,十弃六七。及元稹、李绅在翰林,深怒其事,故有覆试之科。及起考贡士,奏当司所选进士,据所考杂文,先送中书,令宰臣阅视可否”。材料说明此时的科举
A. 确立了中书省掌控考试地位
B. 减少了世家望族的请托风气
C. 消除了官员结党营私的现象
D. 残存了豪门把控仕途的特点
“宰相之用舍听之天子,谏官之予夺听之宰相,天子之得失则举而听之谏官,环相为治而言乃为功。谏官者,以绳纠天子,而非以绳纠宰相者也……”该材料表明( )
A.皇帝和谏官矛盾尖锐
B.皇帝的权力受到宰相的制约
C.监察制度适用于监督宰相
D.谏官的职责是规劝君主的过失
公元前782年,周幽王继位,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材料不能表明
A. 周幽王荒淫无道
B. 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
C. 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
D. 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地位,各封国必须服从周王室的命令
隋唐时期在中央设立中书省,元朝时在中央也建立了中书省。他们之间最根本的不同在于( )
A. 前者下设六部管理全国政务.后者专管佛教和藏族地区事务
B. 前者是立法机构,后者则是行政机构
C. 前者为削弱相权、加强君权而设.后者则为加强对各民族的控制而设
D. 前者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后者标志着专制主义达到顶峰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刚被赐进士出身的康有为,痛斥科举使国人闭塞愚盲。过去闭关自守,愚弄国之百姓,尚可天下太平;如今海道大开,万国交通,竞逐富强,生死存亡之时,再以科举闭塞民智、窒息人才,亡国灭种,则指日可待。科举积陋已久,变科举、倡新学、开民智、求人才,在当时已有共识。庚子之乱后,清廷变法新政,封疆大吏张之洞等要求变通科举。终于到光绪三十一年,由直隶总督袁世凯主稿,请立废科举。待最后一根稻草压断了骆驼的脊背后,皇上只得诏谕:“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1905年废除科举,科场改做学堂,各地新学堂数以每年一万所左右的速度增加。到辛亥革命前,全国已有六万多所新式学堂,学生数将近两百万。新学堂培养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他们接受启蒙思想,崇尚科学民主,掌握了现代知识与思维方法。新式文人学习各种现代科学知识与技术,接受科学进步、民主自由新思想。这些思想无不冲击着传统儒家的观念与价值。但科举制度废除后,传统文人感到无所适从,废除科举与传统文人的失落,使儒家主体的传统文化失去其制度与个人的保证,最终导致传统文化的危机。
——摘编自周宁 《蓦然回首:废除科举百年祭》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废除科举制度的原因。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清末废除科举制度进行评价。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文明是有结构的。任何一种文明,都有三部分组成:方式、精神和价值。方式涵盖了经济生活方式、家庭结构方式、社会组织方式、身份认同方式、政治管理方式等方面。价值就是一个民族的核心信仰。精神表现为人本精神、现实精神和艺术精神。价值外化,就表现为精神。精神落实,就表现为方式。方式其表,精神居中,价值是内核,“是为文明三要素”。
——据易中天《文明的意志与中华的位置》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文明的结构”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