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福泽谕吉是日本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对近代日本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阅读材料,完成...

福泽谕吉是日本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对近代日本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

——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1875年)

(1)结合日本历史,说明福泽谕吉为什么提出“汲取欧洲文明”的主张,明治维新中有哪些“汲取欧洲文明”的做法?试举两例。

(2)材料认为“汲取欧洲文明”的理想途径是什么?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说明理由。

 

(1)原因:欧洲文明是工业文明,代表历史发展方向;日本门户被美国打开,出现民族危机;日本长期闭关锁国,国力落后,需要壮大自身实力;中国深受列强欺凌的现实引起日本有识之士的警觉。(8分) 体现: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答出建工厂、办学校、穿西装、练军队等具体措施亦可。2分) (2)途径:先学文化再学制度最后进行物质建设。(2分) 态度:赞同;福泽谕吉学习西方必须思想、制度、经济多管齐下的主张很有见地,遵循先难后易的原则,有利于减少阻力,对明治维新有指导和推动作用。或不赞同;所列出的文化—制度—经济的学习顺序具有理想化和机械主义的弊端,在实践中很难操作。(3分) 【解析】试题分析:第(1)问,第一小问实际考察明治维新的原因,需结合当时日本面临外来侵略问题和西方文明的特点回答。根据所学,可知明治维新的背景表现在:欧洲文明是工业文明的冲击;日本门户被美国打开,出现民族危机;日本长期闭关锁国政策,国力落后;中国深受列强欺凌的现实引起日本有识之士的警觉。 第二小问,做法考察明治维新的内容,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任举两例即可。明治维新学习西方文明的措施主要表现在:经济——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度,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发行日元统一货币。实行“求知识于世界”的政策,聘请大批欧美专家,努力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兴修铁路、架电报线、兴办邮政、殖产兴业,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学习西方近代思潮风俗,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军事——建立近代军事制度。建立效忠天皇的军队,大规模引进西方近代军事装备和技术,实现军事近代化。 第(2)问,第一小问先概括理想途径是什么,“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即先学文化再学制度最后进行物质建设。第二小问是开放性的题目,先明确观点,赞同或者不赞同,再阐述理由是要史论结合,语言规范。赞同的观点,要从福泽谕吉学习西方必须思想、制度、经济多管齐下的主张很有见地,遵循先难后易的原则,有利于减少阻力。不赞同的观点,要所列出的文化—制度—经济的学习顺序具有理想化和机械主义的弊端,在实践中很难操作。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明治维新•明治维新的原因、措施、特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往今来,不同的政权组织形式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多样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这既是我国集权体制下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突出特征,也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在秦、唐、明三代的表现。

材料二    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的“完美”之处。英国找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有哪些?共

材料三    美国历史学家布卢姆说:“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的胜利。……战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制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民建立了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建议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院权力相当的参议院。……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                             ——《美国的历程》

(3)依据1787年宪法,所建立的“新型的共和国”是如何解决上述弊端,同时又避免专制政体的?

材料四    无产阶级政权应是巴黎公社式的国家管理机构……代议机构依然存在,然而作为特殊制度的议会制,作为立法和行政的分工以及议员们享有特权的议会制,在这里是不存在的。                          ——列宁《国家与革命》

(4)依据材料三,概括归纳列宁心目中的无产阶级政权有何特点?

材料五    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这是理论和实际一致的一种制度。

---摘自建国初期民盟主席张澜的一次讲话

(5)材料五中的“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这一制度在我们国家的政治生活具有怎样的地位?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采取了两种建交方式,一是对苏联和东欧国家(除了南斯拉夫)采取承认即是建交的方式,二是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先谈判后建交的方式,“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也对你不好”。关于对待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态度,1949年12月,毛泽东针对缅甸要求与新中国建交的问题指出,要先谈判后建交,认为这是“完全必要的,对一切资本主义国家都应如此”。

——任晓伟《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对国际政治的认识演进和中国外交战略的调整》

材料二朝鲜战争于1953年才刚刚结束,如果不能在1954年阻止印度支那战争升级与扩大的趋势,新中国的财政将会雪上加霜;……一方面是因为美国逐渐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另一方面是由于周边国家对新中国红色政权的“恐惧”,使得一些周边国家也希望美国扩大在亚洲地区的军事存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使中国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上述的不利形势。……它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它标志着新中国外交原则的最终形成和确立。

——孙天旭《浅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当下中国外交的意义》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外交已经出现一些转型迹象,而且越来越明显。其核心是由普通外交转变为大国外交,由弱势外交转变为强势外交,由消极被动外交转变为积极主动外交。

——刘胜湘《中国外交的周期性、波动性和趋势性与外交转型》

材料四2014年中国外交,从索契冬奥会拉开序幕,又从欧洲开始演出第一幕。3月22日至4月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飞往亚欧大陆桥的那一端。对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进行国事访问,出席在荷兰召开的核安全峰会,访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欧盟总部。11天,84场活动。

——《人民日报:习近平访欧架起中欧友谊之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采取的建交方式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种特点带来的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原因。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观点的理解。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外交“转型”的时代背景及外交建树。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当今中国的外交转型有何建议。

 

查看答案

电影往往是社会现实与舆论的一种反映。1943年,好莱坞拍摄了一些歌颂苏联的电影,比如《光荣的日子》《出使莫斯科》等。1948年,苏联对美国的威胁成为好莱坞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这类影片有《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与这一时期电影主题转变相关的政治环境有(  )

①“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②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③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 ④不结盟运动兴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有学者观点认为,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准备实施的措施大部分来自巴黎公社的经验。这些经验不包括

A. 打碎旧的国家机器    B. 民主选举人民代表

C. 实行土地国有政策    D. 建立新的国家机器

 

查看答案

1895年恩格斯指出:“当俾斯麦不得不实施普选权,我们的工人立刻就认真地加以对待,把奥古斯特倍倍尔选进了第一届制宪帝国国会。从此以后,……他们就一直这样使用选举权,并成了世界各国工人的榜样。”材料表面恩格斯(     )

A.主张利用《德意志帝国宪法》开展了合法斗争

B.指责俾斯麦推行虚假民主

C.批判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专制的本质

D.揭露德意志帝国的军事专制特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