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君臣关系,黄宗羲作了独到的论述:君臣有共同的职责,都是为民谋利。顾炎武则作了全新的解释,君主及其各级官吏,不敢于百姓之上任意妄为以自尊,不敢厚取于民以自我享乐。这些主张
A. 导致经世致用思想盛行
B. 受到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
C. 是对儒家思想精华的传承
D. 动摇了儒家思想的地位
明代思想家王夫之在批评理学“损人欲以复天理”的同时,提出了“理欲一体”、“以性正情,以义制利”的主张。这说明王夫之
A. 彻底否定理学的“理欲”观
B. 意在提倡“尊公轻私”思想
C. 极力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D. 认为私欲是理的物质基础
《四库全书总目》载:“贽书皆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惟此书抨击孔子,另立褒贬,凡千古相传之善恶,无不颠倒易位,尤以罪不容诛者,其书可毁。”材料中“其书可毁”意在
A. 维护理学的正统地位
B. 强调理在生活中的作用
C. 突出对孔子思想顺从
D. 深曝其罪恶以警示后人
清代学者颜元解释“格物”为“犯手(动手)实做其事”,并说“手格其物而后知至”,这一观点
A. 强调知行合一
B. 认为真理来源于实践
C. 肯定行先于知
D. 与朱熹观点完全一致
李贽的《藏书》是评述历史人物的著作。其中的《世纪》部分,讲述的是朝代更替以及帝王个人活动。他将陈胜、公孙述(东汉末年军阀)等列入书中,且每篇都标有名目以示褒贬。如西楚霸王项籍篇题为“英雄草创”,王莽篇题为“篡弑资贼”。该书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A. 反对思想束缚提倡独立思考
B. 突破传统改革史书编撰体例
C. 破除传统等级观念反抗权威
D. 以史为据实事求是评价历史
有学者指出:“明人讲学,袭语录之糟粕,不以《六经》为根柢,束书而从事于游谈。”其主要原因是
A. 政治的迫害
B. 时代的动乱
C. 科举的没落
D. 学风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