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自秦统一中国开始,每一个朝代都有它的建立与灭亡,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自秦统一中国开始,每一个朝代都有它的建立与灭亡,即“初”与“末”。但是,如果我们进一步去读历史,就会发现,在中国历史上有三个朝代,不仅有“末”,还有一个时段被定义为“晚”,这三个时段即晚唐、晚明和晚清,都尚有数十年时间的延续。一般被称为’‘晚”的时代,虽然出现颓势,但是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却十分繁荣,一般都具有社会变迁的特点。

——摘编自商传《晚明社会转型的历史思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关于朝代晚期的观点。(说明:对该学者观点表示赞同、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示例1:一般被称为“晚”的时代,都具有社会变迁的特点,如清朝晚期,经济上,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近代民族工业产生并发展;清政府有重农抑商转而鼓动近代工商业发展,政治上,维新变法、民主革命运动冲击封建专制统治。思想上,西方自由、平等、法治、科学等思想传入,维新立宪、民主共和等思潮相继而起,封建伦理纲常遭受巨大冲击,社会生活上,衣食住行,社会习俗,大众传媒等领域开始呈现近代化特征,因此,“晚”的时代具有社会变迁的特点。 示例2:被称为“晚”的时代,未必具有社会变迁的特点,如晚明时期,政治上,科举制度利益僵化,君主专制强化并持续到清代,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但发展缓慢,未能改变自然经济的主体地位,思想上,李贽由于其“异端”思想,受到严重迫害,无法改变理学和伦理纲常的统治地位,因此,被称为“晚”的时代,未必具有社会变迁的特点。 【解析】试题分析:此为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运用严密的逻辑分析来阐述和证明论题。总结材料关于朝代晚期的观点,结合朝代后期社会经济、文化、社会生活是否繁荣;朝代后期是否具有社会变迁的特点等方面史实对确立的观点进行评析。 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洋务运动;晚清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晚清中国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对下表中黄宗羲和卢梭思想的共同之处解读正确的是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卢梭《社会契约论》

“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以绞死或废黜一个暴君为目的的暴动,乃是一件与他昨天处置臣民生命财产的那些暴行同样合法的行为。”

 

 

A. 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变革

B. 主张实行民主共和

C. 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D. 批判君主专制统治

 

查看答案

“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下列与材料核心观点相一致的是

A. 合乎本心

B. 物皆有理

C. 君主专制是天下大害

D. 理先气后

 

查看答案

清初的学者颜元指出:“宋元来儒者却习成妇女态,甚可羞。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即为上品矣。”由此可见颜元

A. 抨击理学的空疏无用

B. 赞扬儒家的忠君思想

C. 反对理学的统治地位

D. 赋予了儒学新的内涵

 

查看答案

自程朱理学以来,儒家形成了以个人人性修养为主的思想路线。明末东林党精神领袖顾宪成说:“官辇毂(在朝廷做官),志不在君父,官封疆,志不在民生,居水边林下,志不在世道,君子无取焉。”东林党人强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据此可以推知,东林党人的志向

A. 继承发展程朱理学注重个人人性修养的文化传统

B. 开辟了明末淸初社会批判和经世致用的思想之路

C. 反映了明末官场腐败导致民不聊生和士人隐居

D. 取决于精神领袖顾宪成等人的日常讲座和熏陶

 

查看答案

黄宗羲认为,古者天子之位不传子而传贤,到了后来天子之位传子,而自宰相以下无不传贤,天子之子不皆贤,可赖宰相传贤以补之。他旨在强调

A. 嫡长子维承制的弊端及落后性

B. 扩大相权以防止专制的必要性

C. 专制下官僚政治存在的合理性

D. 晚清恢复宰相制度的进步意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