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 A. 农民富...

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

A. 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B. 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C. 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

D. 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C 【解析】试题分析:A项中的“富裕安逸”与题干“丑妻薄地破棉袄”不合,B.D在题干中都未有体现;“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反映了家庭为单位.拥有土地.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特征,所以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小农经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手工业发展水平常以某种手工业品为代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商周/铁器—唐宋/陶器—明清/瓷器

B. 商周/漆器—唐宋/青铜器—明清/瓷器

C. 商周/玉器—唐宋/漆器—明清/玻璃

D. 商周/青铜器—唐宋/瓷器—明清/棉布

 

查看答案

唐朝诗人王建在《汴路即事》中写道:“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诗中的“草市”指的是

A. 汴梁城固定的商品市场

B. 边疆繁荣的茶马市场

C. 城乡间通宵营业的夜市

D. 乡村里形成的农贸集市

 

查看答案

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 公田变为私田

B. 铁器牛耕的推广

C. 国家走向统一

D. 封建制度的确立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梦-民主路》解说词中说:“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已超越了传统儒家重民、爱民、为民请命的旧民本思想,开始走向民主、民治的新民本思想。”

材料三“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补救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启蒙思想与18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中国文化概论》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评述“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是中世纪末的产物,而西方启蒙思想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这一观点。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晚明的大变局是在世界潮流的激荡下逐渐显现的。随着地理大发现,百、葡、荷等国开辟了太平洋丝绸之路。全球化贸易浪潮袭来之际,明朝依然沿袭大祖制定的海禁政策,但走私与海禁较量的结果是隆庆开禁,准许人民前往东西二洋贸易,在沿海设关收锐,走私贸易转为合法贸易。这样晚明外贸十分辉煌,物美价廉的丝织品畅销西属美洲,江南太湖流域的南浔等丝绸业市镇的著名品牌“辑里丝”产品在国际市场享有极高的声誉,远销欧美。江南棉布业市镇出产的精品棉布,号称“衣被天下”,畅销海内外。因此,通过贸易渠道,全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了中国。以利玛窦为代表的欧洲传教士也进入中国,在传播天主教同时,也传播文艺复兴以来的科学文化,使中国在文化上融入世界,同时西学的巨大魅力深深吸引大批在探求新知识的士大夫们,中国人开始真切地了解世界,涌现出第一代放眼看世界的先进中国人: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等。他们与传教士合作编译欧洲科学普作,向国人普及新的科学理念。当时客观环境处于“天崩地解”时代,有利于基督教义传播,而王阳明心学的兴起,也大大解放了士人的思想,以“异端”自居的李贽,提出“咸以孔于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思想界流派纷呈,讲学之风盛行,更多的士子、文人有了自主意识,文人结社蔚然成风,畅所欲言交流心得。

——摘编自樊树志《晚明大变局》

(1)根据材料一,概括晚明大变局的特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