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71年,为扭转外贸逆差,尼克松政府宣布了“新经济政策”,决定征收10%的进口...

1971年,为扭转外贸逆差,尼克松政府宣布了“新经济政策”,决定征收10%的进口附加税和暂停用美元兑换黄金。立即遭到日本和西欧共同市场的强烈反对,在联合抗美的形势下,美国被迫同意美元贬值和取消进口附加税。……西欧共同市场国家还采取了种种反对美资控制的措施。上述材料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摩擦

B. 西欧、日本经济崛起,抵制美国的经济控制

C.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

D. 日本、西欧、美国的市场竞争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及其影响,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在联合抗美的形势下,美国被迫同意美元贬值和取消进口附加税……西欧共同市场国家还采取了种种反对美资控制的措施”说明了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和西欧开始摆脱美国的经济控制,并有实力与美国进行经济抗衡,这也体现了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的加强,B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项说法过于笼统,排除;C项结论与材料的描述不符,排除;D项说法过于笼统,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故选B。 考点: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影响 【名师点睛】过于对二战后初期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概况的认识与理【解析】 二战后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现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尤其是三大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美元充当了国际货币,美国主宰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航向;但随着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以及日本经济的崛起,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遭遇极大挑战,这一问题在20世纪70年代得以明显展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自2008年9月底以来,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股市强震,已让各国投资者对经济和股市的信心降至历史低点。不过,学者们普遍认为,虽然此次金融危机的传播途径、影响范围跟上个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颇为相似,但不会引发经济大萧条。因为人类不会再犯那次大危机中所犯的错误。当时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所犯的错误”是

A. 纷纷采取国家干预措施

B. 都走上对外侵略的战争道路

C. 纷纷削减政府开支,组织救济

D. 以邻为壑,转嫁危机

 

查看答案

经过了20世纪70年代整整十年经济徘徊,到1981年里根上台时,他看到的是2位数的通货膨胀、高失业率以及超过20%的高利率,美国经济已经陷入衰退。但与此同时,“国家已做好准备,把经济政策更加彻底地向右转”。此处的美国政策向“右转”是指

A. 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 实行“宏观调控,微观自主”

C. 加大社会福利资金投入

D. 大力发展信息产业

 

查看答案

《论苏联的改革》中分析说: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比如卖糖的小商店一下子消失。再比如,在生态学家的压力下,同时关闭了所有生产洗涤设备的工厂,造成洗涤用品短缺。……这类决策有很多。”作者意在说明戈尔巴乔夫改革

A. 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B. 在国家经济决策问题上的随意性

C. 在经济领域完全背离了社会主义原则

D. 继续采用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查看答案

斯大林在《论经济工作人员的任务》中说:“你们愿意让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被人打垮而丧失独立吗?如果你们不愿意,那么你们就应当在最短期间消灭它的落后状况,并且在它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展开真正的布尔什维克的速度。”为此,苏联政府在经济建设中

A. 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

B. 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C. 大力引进外资

D. 实施余粮收集制

 

查看答案

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那就是从“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荷兰金融”,最后到达“英国金融”和“美国金融”。其中,从“荷兰金融”发展到“英国金融”的主要原因是

A. 殖民扩张,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B. 市场拓展,英国加快了城市化

C. 议会改革,英国完善了民主政治

D. 工业革命,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