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权是科技进步及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和重要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兴车马之利,以利便轻捷为妙。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其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造
——《资政新篇》
材料二美国电话电报公司1925年成立的贝尔实验室(现属朗讯公司),在1996年以前,平均每天获得一个专利,此后平均每天获得3—3.5个专利。贝尔实验室是计算机、晶体管、激光、光纤、光通信、蜂窝电话和多种微型激光器的发祥地,是科学家探索、发明和发现的重要舞台。70多年来,这里有11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有9位科学家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有7位科学家获得美国国家技术奖。
(1)联系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准其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造”的规定。
(2)据材料二分析,贝尔实验室的突出成就说明了什么?
(3)综上分析,谈谈上述材料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7世纪,整个欧洲大陆处于宗教迫害之中,反映自由、民主和科学的新思想被当作“异端”“邪说”而受压制,不少有发明创造的科技人才被处罚。与此同时,战争也连绵不断,法国处于内战和向外扩张的延年战争中,意大利四分五裂……这样,就使科学人才纷纷流向地处欧洲边缘而较稳定的英伦三岛。1740年,经英国政府批准的实用专利只有4件,1750年为7件,1760年增为14件。—《英国经济史稿》
材料二(19世纪后期)英国科学家虽然有不少发现,但他们固守燕汽时代的旧技术,轻视电力技术的应用。比如电灯发明后,它以耀眼的光芒宣布,新的光源将使世界的面貌焕然一折,而当时的英国,电灯的推广却造到了煤气照明公司的反对.千方百计地保护已取得垄断地位的煤气照明,致使第二次科技革命产生的新型工业部门发展迟缓。
——《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美国在这时期的技术研究和技术引进,主要是应用技术,并不更多注意基础科学的研究,但这为后来科技研究和更多的技术发展创造了条件、争取了时间、聚集了力量。在一、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及各地著名的科学家向美国流动,美国抓住了这一有利时机采取自由开放的政策,在世界各地搜罗“智囊”,进口“博士
——《大循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英国最先开始工业革命的优越条件有哪些?
(2)比较材料一、二,指出英国对待科学态度有什么变化?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美国怎样的科技兴国战略?
(4)综合以上材料,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纫,多织麻丝葛布,此其分事也
——墨子
材料二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兵役的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诚然,自耕农这一阶层是很不稳定的,经常分化
——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
材料三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比,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窄者。
——晁错《论贵粟疏》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小农经济的突出特征。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扶持小农经济的原因。历代封建王朝的基本经济政策是什么,对社会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三表明在封建社会农民的实际生活情况怎样?
《尚书•洪范》记载当时的政务时说:“一曰食,二曰货。”《周礼》记载:“以九职任万民……六曰商贾,阜通货贿。”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到的确切信息是
A. 当时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
B. 周朝时政府重视商业发展
C. 当时社会普遍经商,农商并重
D. 强调农商以加强中央集权
据考古发现,汉代尽管铁犁和牛耕技术得到了发展,但大部分个体自耕农仍主要使用耒耜及铲、锄等小型的铁制农具进行耕作。导致此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 盐铁官营致使大型农具缺乏
B. 长期战争使耕牛数量减少
C. 家庭手工业只生产小型农具
D. 个体小农经济财力的局限
汉初,盐、铁由私人经营,国家设官征税,一些大商人借机垄断关乎国计民生的行业,造成国家财政收入困难。汉武帝时期,颁布盐铁官营和均输平准的政策,将盐铁经营和市场物资供应纳人国家工商管理体制之下。材料说明汉武帝
A. 认识到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性
B. 有效解决了国家的财政问题
C. 有效打击了商人的投机行为
D. 积极谋求社会秩序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