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之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 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之间,史之阙文,而后人可以意推者也,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
——《日知录》
材料三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四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从这个意义上说,贵族从分封制下的社会政治阶层转化成了郡县制下的社会阶层。成为官僚的贵族便不再具有封地主人和天子臣属的双重身份,而仅仅只有天子臣属的一种身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封建子弟之制”指什么?该制度有哪些特征?(12分)
(2)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秦朝是如何破解这一困局的?(8
(3)据材料四,指出分封制转型为郡县制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变化有哪些?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官僚体制的认识。
“人财物各有所管,产供销互不见面”。这幅对联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A. 计划经济体制的盛行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C. 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行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为了提高本国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减少本国货币的含金量,贬低本国货币与外币的比价,掀起了一场激烈的货币战。针对上述问题,二战后,在美国的主导下
A. 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B. 实施马歇尔计划
C. 签署关贸总协定 D. 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经过一个公私合营的过程,……自己完全可以成为光荣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段话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造
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简单化,二战后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却日趋复杂化。后者出现的原因是
A. 经营者革命 B. 福利国家的出现
C. 国有化的推动 D.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个体小农经济是我国古代社会主要的农业生产方式,对这一经济形式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生产力的进步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产生
B. 个体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是“男耕女织”
C. 个体小农经济形式下的家庭结构很不稳定
D. 个体小农经济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